第A4版:新春走基层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2月1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4]

农村生活大变化,乡村道路也“堵车”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有小汽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春节期间,返乡车辆越来越多,开着小汽车走亲戚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走亲串友的高峰期,乡村道路出现“堵车”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年初五,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亲历小乡镇出现的大堵车,深刻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大变样。
   2月9日,大年初五,是春节期间走亲串友的高峰日,记者从菏泽城区到曹县农村老家走亲戚,城区未遇到严重堵车,没想到却在曹县砖庙镇、倪集镇、魏湾镇等地多次遇到交通拥堵。早上10时许,在砖庙镇的庄青公路上,各式各样、南来北往的轿车接连不断,来来往往的汽车拥堵在本来不宽的街道上,拥堵车辆长达几百米。
   “现在日子过得好,农村车多了,这条路上有好几处拥堵路段,建议你们绕行吧。”附近村民告诉记者,从早上9点开始路上的车辆就越来越多,很多车主都选择从附近村庄绕行,“现在村子里也都是水泥路了,别担心不好走。”
   从乡镇街道绕道附近村子里,记者发现,无论村庄大小、穷富,所有的村庄都是清一色的水泥路,往年的泥泞道路早已不见。“之前走亲戚最怕下雨、下雪,村里一片泥泞,根本就走不动,现在变化真大啊。”看着车窗外的水泥路,家里的老人十分感慨。
   从倪集镇绕行到魏湾镇要穿过五六个村庄,没想到村子里乡间小道一样是车水马龙。“那个车往那靠靠,让这辆车过去。别急,我到这家看看,让他们把车挪一挪。”当日11时许,砖庙镇陈老家村外,四面八方走亲访友的车辆排起长龙,鸣号声此起彼伏。
   村子里五十多岁的热心人陈勇国忙着帮助疏通车辆。“现在村里日子都过得好,家家都有小轿车,都停在村子小路上,很多人又从我们村绕道走,难免会堵车。”陈勇国说。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小小的村庄里,家家门口都停了一辆甚至多辆小汽车,有很多都是外地车牌,京N、鲁Q、晋M,粗略统计,外地车牌占三分之一左右。窄窄的小路让行驶的车辆排成两队,蠕动前进,不少旅客从车窗中探出头来,一边观看拥堵情况,一边看看近几年村庄的变化,行驶途中,也有不少车主会遇到亲戚朋友,下车寒暄问好,递烟、唠嗑。
   中午12点左右,记者一行才抵达目的地,按照农村的习俗,只要没开饭,再迟也不为过。说起路上堵车的遭遇,村里人都乐呵呵地谈论起来,村里汽车越来越多,他们感到既欣慰又自豪。
   “近两三年,村子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对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想都不敢想,咱农民的代步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曹县魏湾镇郭庄村老人李祖超回忆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春节去较远的亲戚家,农民大多选择马车牛车或者驴车代步;上世纪九十年代,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不少农民买了拖拉机,坐拖拉机出行成为新风尚;进入二十一世纪,农村开始有了小轿车,但也是“稀罕货”,直到这几年才愈加普及。
   农民经商、打工,生活富裕了,开车的品牌也水涨船高。老家在魏湾镇郭庄村的李爱美,在曹县县城经商,几年的打拼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前几年还是开面包,现在早就换上了20多万元的小轿车。今年春节,李爱美感受最深的就是车子更多了。在她的记忆中,20年前,村里如果来了一辆车,全村都会轰动,老少爷们都去围观。纵然是10年前,整个村也不过三五辆车。而如今,农村小汽车也已经普及。“我的兄弟姐妹们们家家都有小轿车,有的还有两辆呢。”李爱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