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0419期 第A13版:览九州

第A13版:览九州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4月1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3]

“安全帽一碰就碎”不只是质量问题

安全帽是保护工人生命安全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装备。特别是许多一线工人,长期在工地作业,容易遭遇高空坠物等的侵袭,危险系数高,所佩戴的安全帽必须安全。这是对劳动者的保护,更是对生命的基本尊重。
   为此,我国对安全帽的质量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安全帽的 选 用 要 符 合 GB/T30041-2013《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要求,即安全帽应按照规定的方法,经高温、低温、浸水、紫外线照射预处理后做冲击测试,传递到 头 模 上 的 力 不 超 过4900N,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安全帽的基本性能要包括抵御坠物对头部造成的伤害;普通型安全帽还可增加阻燃功能、防静电性能、电绝缘性能、侧向刚性和防寒性能等。
   然而,从网络上流传的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线工人所佩戴的黄色安全帽简直就是 “一碰就碎”。同时,据该视频发布者此前拍摄的多个视频显示,其曾用拿砖头敲、用木棍戳等方法来测试安全帽质量,结果都能很轻松地将黄色安全帽砸破、戳穿。佩戴上这样的安全帽,丝毫不能降低风险系数。正如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表示,如果连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么能够实现生产安全?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领导安全帽”还是“一线工人安全帽”,都应该足够安全,而不应有“等级”之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决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领导安全帽”轻松撞碎 “一线工人安全帽”的事实却表明,个别企业重视的只有“领导”安全,丝毫没有把工人是否安全放在心上。
   “安全帽一碰就碎”不只是质量问题。劳动监察部门理当切实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查处力度,用严格执法保证工人“头顶上的安全”;市场监管部门也应擦亮监管之眼,盯紧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不让不合格安全帽混进工地。贾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