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0524期 第A11版:修德苑

第A11版:修德苑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5月2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名人”与“达人”的区别

□王西胜
  【经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第十二》
  【浅释】
   子张向孔子请教:“作为一名读书人,做到哪些才可以称得上‘达’呢?”
   孔子反问:“你所说的‘达’,指的是什么?”
   子张回答道:“无论是在诸侯的邦国,还是在卿大夫之家,一提他的名字,别人都知道他。”
   孔子说:“你说的这叫‘闻’,不叫‘达’。”闻,有名。达,通达。
   那什么才叫“达”呢?孔子讲了三条:“一个达人,内心正直无曲,办事善抓重点;听人话语可知其诉求,看人脸色能懂其心情;凡事谦卑,愿居人下。如此则无论在邦在家,无不通达。”义,正理,事物的重点。
   “质直而好义”,自心通达,能知己,是内在基础;“察言而观色”,达于他心,可知彼,是智慧起用;“虑以下人”,卑己尊人,获谦德之效,无往而不利。
   “闻”又是怎么回事呢?孔子也做了解说:“一个闻人(即名人),表面上选择了仁义,实际行动却与之相反;他处在这种伪装的状态里,习以为常,信以为真,自己不认为有任何问题。如此则无论在邦在家,无人不知。”
   “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假装仁者以骗人,由于装得太过逼真,结果连自己都相信了。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沽名钓誉,凭的就是这份过硬的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