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0704期 第A5版:魅力单县

第A5版:魅力单县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7月0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单县推行农村生态革命——

“垃圾分类,俺都成习惯了!”

近日,一个生态环境志愿队伍慕名来到单县徐寨镇后李庄村,准备带领村民开展清洁活动,却无功而返。“这个村垃圾分类搞得很好,村里干干净净,我们很受启发!”队长袁晓丽激动地说。
   对单县农村垃圾分类由衷感慨的,还有到单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的中央党校教授刘忱。她认为,“在大城市都难以做到的垃圾分类,居然在单县偏僻的村庄做好了!”
   单县农村垃圾分类是如何做的?笔者首先到高老家乡张武楼村探究。
   在一处干净利落的农家小院里,主人张玉凤吃着一块小蛋糕,出门便将包装袋扔进街道上标明“不可沤垃圾”的绿色大桶里。她家厨房门口的白色小垃圾桶里,盛着菜叶、果皮、蛋壳等“可沤垃圾”。知道笔者来看垃圾分类,张玉凤有意颠簸小垃圾桶,说:“都是可沤垃圾,没有塑料袋、玻璃片。俺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村里家里环境变好了,蚊蝇比以前少多了,大伙儿心情也好起来了。”邻居王慧霞也赶来说道。
   张武楼行政村朱庄自然村是单县第一个推行垃圾分类的村庄。笔者在村里转了一大圈儿,但见大小街巷干干净净,几个村民在文体广场上的凉亭下纳凉,一旁的池塘里,鲜嫩的荷叶覆盖了水面,不时有蜻蜓落在上面,又被微风唤起。
   过去垃圾乱堆乱放,是农村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最直接原因。去年6月,单县把朱庄自然村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从源头抓起,把农村生活垃圾分为 “可沤垃圾”和“不可沤垃圾”。每家一个白色小桶,用来装“可沤垃圾”,主要是剩饭剩菜、杂草树叶等易腐烂的垃圾;三四家一个绿色大桶,用来装“不可沤垃圾”,主要是塑料、玻璃、废弃金属等不易腐烂的垃圾。“可沤垃圾”每天由村保洁员收集后,运至村外固定堆放处进行沤肥返田,“不可沤垃圾”则由保洁公司运至县城垃圾发电厂转化利用。
   笔者随手掀起 “不可沤垃圾”大桶,里面是破旧的塑料、衣物等“干货”,没有瓜皮、菜叶、剩饭剩菜等,也就没有霉变发酵产生的污水。
   “关键是通过引导,村民认识到了垃圾分类很有必要,人人参与,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习惯养成后,生活环境变好了,村民受益了,更加维护整洁的环境,形成了良性循环。”村干部郑和强说。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单县在全县农村推广了垃圾分类。龙王庙镇刘土城村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街长制”。由群众选出一批老党员、责任心强的村民作为“街长”,负责监督管理街道卫生和沿街住户的垃圾分类,街道环境治理步入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由此推而广之,实现了“五清理一规范”,即清庭院、清厅堂、清卧室、清厨房、清厕所和规范生活方式,形成了居家清洁的良好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开始实施时,有些群众不认可、不配合,但通过村党员干部带头,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刘土城村党支部书记刘洪启说:“刚开始时,有村民往大桶里倒‘可沤垃圾’,我们村干部就把垃圾倒出来,不嫌脏不嫌臭,用手一点点把‘可沤垃圾’捡分出来。有过几次这样的事情,就没人再掺和着倒垃圾了。俺村里,上到80多岁的老人,下到六七岁的娃娃,都知道垃圾分类。那天我到刘洪聚家去,见其6岁的孙子在吃苹果,吃完就把苹果核放进小桶了。”
   以垃圾分类为契机,单县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印制了“文明实践钞票”,发给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义务打扫卫生的村民。村里根据每户获得的“文明实践钞票”的多少,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每季度评选“红旗文明实践户”,并在年底评选“文明富豪”。
   “不进行垃圾分类,就建不好美丽乡村。”单县县委书记穆杰介绍,“单县实行垃圾分类后,农村垃圾量减少了约2/3。这一做法简单有效,对农村垃圾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就近化处理。同时,也降低了垃圾运输、处理成本,还改变了村民生活习惯,村民自我保洁意识普遍增强,人人动手改善生活环境,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
  走访手记
  村垃圾分类“分出”什么?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单县一些农村一家一户一只小桶,即实现了垃圾从源头分类,简单的行为和方法,破解了农村垃圾分类的难题。
   实施垃圾在家庭源头上有效分类,党员干部带头,干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村容村貌,乡风民风焕然一新。农村垃圾分类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就近化,并带动了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
   通过垃圾分类,群众的手动起来了,眼亮起来了,心热起来了,人乐起来了,有了价值感、荣誉感,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了,集体主义意识强起来了;在乐于奉献的同时,群众的幸福感增强了,满意度提高了,干群关系融洽了,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所以说,垃圾分类不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分”出的是干部作风的好与坏,“分”出的是村级组织战斗力的强与弱,“分”出的是干部真干还是假干,“分”出的是能否真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通讯员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