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0722期 第A10版:看菏泽社会

第A10版:看菏泽社会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7月2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老戏新唱,山东梆子焕发新魅力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传承经典,打造山东梆子“农村三部曲”
  • 老戏新唱,山东梆子焕发新魅力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牛 腾
   7月16日,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走进菏泽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为广大戏迷献上山东梆子传统剧目《老羊山》,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唱好经典剧目,传承戏曲艺术
   “听此言气得我浑身打颤,好一似万把刀把我的心剜,忆安王驾坐在西番,下有文武共两班,一班文一班武,文武双双保江山……”在“梨花诉堂”这场戏中,伴随着台上演员原汁原味、优美动听的山东梆子唱腔,台下的观众炸开了锅,不少人跟随着演员小声哼唱。一曲结束,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山东梆子《老羊山》讲述的是,大唐元帅薛丁山心胸狭窄,曾三休其妻樊梨花,在战争紧急的关键时刻,薛丁山置樊梨花产后身体虚弱和全家人的劝阻于不顾,第三次将其妻休逐出外,樊梨花痛遗幼子去老羊山拉旗占山。西建王周雄趁机偷袭唐营并劫走了唐王,薛丁山不敌败北。徐茂公命薛丁山登山认错,赔情搬兵。樊梨花顾全大局,战败周雄救出唐王,被封为威宁侯,与丁山破镜重圆。
   来自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的李素英在当天演出的《老羊山》中饰演樊梨花,这出戏她从10年前开始演,至今已经演出了几百场。“《老羊山》这出戏是山东梆子的传统剧目,也是我师傅刘桂松老师的代表剧目,在每年的送戏下乡演出中,这出戏都会演很多场,非常受老百姓欢迎。我作为刘桂松老师的入室弟子,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老师的艺术,不仅要自己多演,也要做好传帮带,毫不保留地教给年轻学生,竭尽全力把山东梆子传承下去。”李素英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打造山东梆子“农村三部曲”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团长冀梅霞表示,为了高质量完成这场演出,该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冒着酷暑,连续排练了半个多月,对《老羊山》进行了细心打磨。“这出戏中有很多的武戏,演员非常辛苦。武戏是郓城团的强项,在1991年的时候,我们就排演了《青蛇传》等一批武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去年我们团又招进来12名青年演员,这些青年演员年轻富有朝气。对《老羊山》这出老戏重新复排了半个多月,就是要让新鲜血液充实进来,老戏新唱。”冀梅霞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始建于1949年,是目前建团最早的山东梆子剧团之一。建团以来,创作排演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艺术家和青年演员,如一代山东梆子大师任心才、著名鼓师李心刚等;1995年排演的折子戏《挂门牌》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
   “2014年,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创排的动漫舞台剧《跑旱船》荣获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入选山东省地方戏振兴与京剧保护扶持工程。2015年,《跑旱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7月,《跑旱船》代表山东省参加由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2017年5月,精准扶贫题材的大型现代戏 《百鸟朝凤》入选文化部剧本孵化计划项目。”冀梅霞说。
   冀梅霞介绍,“目前,我们正在排演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现代戏 《俺们村的年轻人》,从精神面貌、环境污染、返乡创业等方面反映新时代农民的生活。现在这出戏的剧本已经基本创作完成,下一步将进行排练。《俺们村的年轻人》将和 《跑旱船》、《百鸟朝凤》一起,打造山东梆子的‘农村三部曲’,切切实实反映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