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0723期 第A10版:悦读汇

第A10版:悦读汇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7月2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感谢那个没出息的孩子

□刘 娜
   刚过完春节,哥就给我打来电话:他感觉父亲可能患上了大病。春节放假前后的一个多月里,哥回到老家,守在父母身边,发现父亲身体有恙。他带父亲来到我生活的城市问诊,我们为父亲申请做了3次活检。报告最终显示:父亲直肠上的肿瘤是高级别腺瘤,属于癌前病变,尚未发展到癌症。
   每天晚上,哥都睡在医院走廊或病房过道。他不愿让我替班,理由是:“你身子本来就弱,白天还要照顾孩子,写稿子。”
   看着哥沉默寡言、行色匆匆的样子,想到他16岁就出去打工被人骗被人欺的那些过往,又想到父母生病都是他第一时间察觉到异样,及时求医避免更大不幸。
   我不禁感慨:对于家庭来说,病患是一场爱的教育。它以突如其来的态势,让分散各地的家人团聚在病榻前,抱团取暖,相互陪伴。
   这个过程中,对父母付出最多的,往往是那个陪在父母身边的孩子,他成了兄弟姊妹的搭救者。
   我原来所住的社区诊所不远处,有个因为跛脚一生未婚的大哥,也是那个居民点最穷的人。大哥靠卖豆芽豆腐为生,家中有位生病瘫痪10多年的老娘。
   每天早上4点钟,大哥就起来给老娘熬小米粥,蒸鸡蛋羹。喂娘吃罢饭后,他才开始推着三轮车去赶早市。
   早市归来的上午和晚市出摊前的下午,跛脚大哥总爱用轮椅推着老娘在破旧的小院里晒太阳。怕老娘寂寞,他在轮椅上绑了个收音机,里面常播放老娘爱听的豫剧。
   邻居们都知道,跛脚大哥每天只做30斤豆芽和20斤豆腐,是为了早点卖完回家照顾老娘。
   聚在一起聊天时,邻居们也会拿跛脚大哥和居民点那家孩子最有出息的老夫妻对比:
   那对老夫妻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不同城市上班。他们偶尔也去儿子家小住,但更多的时间是待在自家3层小楼里。后来,老太太突发脑溢血离世,老先生一个人独居。有次下楼时老先生摔伤了腿,站不起来,够不着电话,哭喊好久才被邻居发现。
   “跛脚娃虽然没啥出息,但论孝顺可是咱这数得着的。”邻居们说。
   是的。这人世间,出息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终其一生也不过平凡又卑微。但他只要心底温暖,灵魂有光,善待父母,他就是大写的“人”。
   那个看似最没有出息的孩子,关键时候也能撑起一个家的时运和根脉。替父母,谢谢那个没有出息却心怀良善的兄妹。让自己,接纳那个没有出息却不离不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