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0904期 第A2版:看菏泽要闻

第A2版:看菏泽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9月0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2]

争当菏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本报特约评论员 刘俊韬
   日前,菏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暨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工作会议举行(详见本报8月28日2版 《全市已建100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截至目前,菏泽市11个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全部建成,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70余万人,成立了理论宣讲、送温暖、牵手关爱等16支志愿服务专业队伍,县区志愿服务专业队伍也逐步壮大。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2018年7月6日,中央深改组研究通过《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菏泽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道路多么坎坷,无论遇到多少困难,菏泽人民始终初心不变,在革命、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 “崇文尚德、务实图强”为核心的新时期“菏泽精神”,凝聚起了气势磅礴、奋斗圆梦的“菏泽力量”。
   进入新世纪,“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为广大农民群众力所能及地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立,就是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向千万菏泽百姓宣传科学理论,每一个有思想有觉悟、重实干知进取的菏泽人都可以投身其中,争当光荣的志愿者,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的基础上,多为红色菏泽作贡献,让菏泽这片红色热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孕育出更多爱党、爱国、爱民奉献的英雄楷模和时代先锋。
   争当菏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需要用语言和行动把科学理论宣传到村村户户、宣传到群众中去,需要立足岗位努力践行。
   全市已建成的100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70余万名注册志愿者,这些都为实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菏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要立足现有条件,通过理论宣讲、送温暖、牵手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张旗鼓地宣讲、春风化雨地解读、寓教于乐地宣传,切实把科学理论传播到百姓中去,让群众接受和认同,入心入脑并遵循践行。
   “道理说上千遍万遍,不如做成实事一件。”老百姓需要的是日益提升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作为菏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要发扬担当务实的优良作风,按照科学理论的精髓要义高标准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转化为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转化为千万菏泽百姓的情感认同。
   随着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更大范围的推进,需要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文明菏泽呼唤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凝心聚力,为新时代传承大美菏泽的红色基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