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9月2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2]
多彩民艺共谱晋菏之美
山东菏泽、山西晋城首届民间艺术展演成功举办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牛 腾)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9月23日,“晋菏之美·多彩民艺”山东菏泽、山西晋城首届非遗主题展演晚会在晋城文体宫举办。
9月23日晚,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携手晋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晋城市民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节目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不仅有定陶皮影戏、山东古筝乐、上党二簧、山东“软弓京胡”,还有戏曲大平调、上党梆子、枣梆,以及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泽州四弦书和鼓书、大洪拳表演等。精彩的非遗节目表演,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晋城,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孕育保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菏泽文化积淀极为丰富,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菏泽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全省排名第一,共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项、传承人2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3项、传承人7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3项、传承人362人。
9月23日晚,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携手晋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为晋城市民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节目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不仅有定陶皮影戏、山东古筝乐、上党二簧、山东“软弓京胡”,还有戏曲大平调、上党梆子、枣梆,以及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泽州四弦书和鼓书、大洪拳表演等。精彩的非遗节目表演,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晋城,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孕育保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菏泽文化积淀极为丰富,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菏泽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全省排名第一,共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项、传承人22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3项、传承人7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3项、传承人3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