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9月2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7]
鄄城两特困大病患者获“周行一善”救助
每人获5000元救助金
本报讯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9月24日,由本报与市慈善总会、康正汽车集团联合开展的“周行一善”活动走进鄄城,向两名特困大病患者实施救助,市民政局副局长李兴华分别送上5000元救助金,以帮助他们及时进行治疗(上图)。
当日上午,在鄄城县凤凰乡郝堂行政村,患有肺癌的村民郝为立面容憔悴,说起话来很吃力。
“现在正是农忙时,我因为长期打化疗针,身体抵抗力很差,动不动都感冒,更不用说干活了。”郝为立说。
2017年,54岁的郝为立被确诊患有肺癌,先后在省立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不幸的是,术后复发,不得不进行化疗。“三个周化疗一次,身体抵抗力很差。”郝为立说,今年已经化疗多次了,担心身体扛不住,不得不暂停化疗。“我本该挣钱养家,现在得病什么都干不了,心中很着急。”郝为立说。
在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王胡同行政村,患病的村民张洪光正躺在家中的沙发上注射营养液。35岁的他,因为患结肠癌已经从160斤瘦到如今的80斤。一日三餐对于常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患病的张洪光来说成了奢望,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吃过一口饭了,仅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
“患病以来,报销之后我已经花费了90多万元。”张洪光说,本来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因他患病家里的情况每况愈下。说起病情,张洪光几度哽咽。
因病致贫,张洪光所在的行政村、办事处、县里都给予救助。
曹县县直部门查出71个廉政风险点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今年以来,曹县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排查出104个县直部门廉政风险点71个,目前已整改完成59个。
今年以来,曹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 “前哨”“探头”作用,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大力提升派驻监督效能,让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主动加强与被监督部门的衔接沟通,自觉把监督融入被监督单位的日常工作,将监督延伸至事前酝酿、事中讨论和事后执行全过程,提升派驻监督的时效性、精准度。今年以来,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排查出104个县直部门廉政风险点71个,目前已整改完成59个。
聚焦监督重点,强化内外联动。紧盯权利规范运行这个重心,明确派驻监督与内部监督重点,围绕被监督部门的职能职责特点和权利运行重点,制定个性化监督清单,明确重点监督情形及监督措施,加强风险防控,实行派驻监督和内部监督同向发力、内外联动。去年以来,派驻纪检监察组列席驻在部门会议70次、民主生活会149次,开展监督检查420余次,谈话提醒47人,受理问题线索244条,了结110条、办结64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5人、组织处理66人。
聚焦队伍建设,激发派驻活力。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着力解决“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加强学思践悟,结合机关“清风讲堂”,组织集中培训,对如何开展监督、信访举报受理、审查调查、审理以及相关制度规定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夯实专业底子,补齐能力短板。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6次业务培训和专题测试,不断提升派驻机构干部的监督能力和水平。
商店老板冒充同事诈骗被抓获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 锴) 东明县的小王不久前接到一个“同事”的求助信息,便借出2500元。不久,这名“同事”再次借钱,引起小王的警惕。让小王想不到的是,这名“同事”竟是一商店老板假冒的。
昨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东明县公安局了解到,假冒他人同事骗钱的男子叫张某,经营着一家商店。小王之前在张某的店里买东西时加了张某的微信,而张某对小王所在的单位比较了解,便冒充小王的同事,称家人生病需要钱。小王加了张某微信后,没有备注称呼,看到“同事”求助,没多想,就转账2500元。
张某看到这么轻易就得手,便继续找借口向小王借钱。在与张某聊天时,小王发现并不认识这位“同事”,便向警方报了案。
东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联合刑警六中队展开案件会商,决定将计就计。办案民警通过小王的微信与张某联系,称自己微信里没钱了,要给他现金。张某不知是计,依约来到见面地点,没想到等待他的是民警。经审讯,张某对冒充他人同事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张某已被警方依法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当日上午,在鄄城县凤凰乡郝堂行政村,患有肺癌的村民郝为立面容憔悴,说起话来很吃力。
“现在正是农忙时,我因为长期打化疗针,身体抵抗力很差,动不动都感冒,更不用说干活了。”郝为立说。
2017年,54岁的郝为立被确诊患有肺癌,先后在省立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不幸的是,术后复发,不得不进行化疗。“三个周化疗一次,身体抵抗力很差。”郝为立说,今年已经化疗多次了,担心身体扛不住,不得不暂停化疗。“我本该挣钱养家,现在得病什么都干不了,心中很着急。”郝为立说。
在鄄城县古泉街道办事处王胡同行政村,患病的村民张洪光正躺在家中的沙发上注射营养液。35岁的他,因为患结肠癌已经从160斤瘦到如今的80斤。一日三餐对于常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患病的张洪光来说成了奢望,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吃过一口饭了,仅靠输营养液维持生命。
“患病以来,报销之后我已经花费了90多万元。”张洪光说,本来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因他患病家里的情况每况愈下。说起病情,张洪光几度哽咽。
因病致贫,张洪光所在的行政村、办事处、县里都给予救助。
曹县县直部门查出71个廉政风险点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今年以来,曹县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排查出104个县直部门廉政风险点71个,目前已整改完成59个。
今年以来,曹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 “前哨”“探头”作用,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大力提升派驻监督效能,让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主动加强与被监督部门的衔接沟通,自觉把监督融入被监督单位的日常工作,将监督延伸至事前酝酿、事中讨论和事后执行全过程,提升派驻监督的时效性、精准度。今年以来,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排查出104个县直部门廉政风险点71个,目前已整改完成59个。
聚焦监督重点,强化内外联动。紧盯权利规范运行这个重心,明确派驻监督与内部监督重点,围绕被监督部门的职能职责特点和权利运行重点,制定个性化监督清单,明确重点监督情形及监督措施,加强风险防控,实行派驻监督和内部监督同向发力、内外联动。去年以来,派驻纪检监察组列席驻在部门会议70次、民主生活会149次,开展监督检查420余次,谈话提醒47人,受理问题线索244条,了结110条、办结64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5人、组织处理66人。
聚焦队伍建设,激发派驻活力。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着力解决“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加强学思践悟,结合机关“清风讲堂”,组织集中培训,对如何开展监督、信访举报受理、审查调查、审理以及相关制度规定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夯实专业底子,补齐能力短板。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6次业务培训和专题测试,不断提升派驻机构干部的监督能力和水平。
商店老板冒充同事诈骗被抓获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 锴) 东明县的小王不久前接到一个“同事”的求助信息,便借出2500元。不久,这名“同事”再次借钱,引起小王的警惕。让小王想不到的是,这名“同事”竟是一商店老板假冒的。
昨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东明县公安局了解到,假冒他人同事骗钱的男子叫张某,经营着一家商店。小王之前在张某的店里买东西时加了张某的微信,而张某对小王所在的单位比较了解,便冒充小王的同事,称家人生病需要钱。小王加了张某微信后,没有备注称呼,看到“同事”求助,没多想,就转账2500元。
张某看到这么轻易就得手,便继续找借口向小王借钱。在与张某聊天时,小王发现并不认识这位“同事”,便向警方报了案。
东明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联合刑警六中队展开案件会商,决定将计就计。办案民警通过小王的微信与张某联系,称自己微信里没钱了,要给他现金。张某不知是计,依约来到见面地点,没想到等待他的是民警。经审讯,张某对冒充他人同事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张某已被警方依法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