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09月2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孟广铎:历经70余次战斗,三立三等功
17岁那年,他为了生计跟随亲戚“闯关东”,被日本鬼子抓进“劳工营”压榨3年,后经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解救。参军入伍后,他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历经战斗70余次,3次荣立三等功。他就是94岁高龄的孟广铎老人。近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赶到单县谢集镇大高庄村,听孟广铎老人讲述自己的革命故事。
被日本鬼子抓进“劳工营”
采访当天,绕过几条巷子和一片农田,在单县谢集镇大高庄村的一处幽静的院子里,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一群人正聚在一起,或坐或站,听坐在轮椅上的孟广铎讲故事。孟广铎老人须发花白,但精气神却还在,讲到激动时他会挥着双手在身前比划着,引发一阵阵笑声。
“爷爷是我们单县孟氏人的骄傲,很多人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每逢重大节日,我们单县孟氏族人,就自发组织来看望他。”故事会的组织者孟凡琼介绍说。
在老人与众人的讲述中,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逐渐 “拼凑”出了一个老兵的人生轨迹。
1925年,孟广铎出生在单县的一户农家。其父亲本是个不懂国事的庄稼汉,却意外被路边的一枚哑炮炸死,这让年幼的孟广铎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乱年代的残酷。
17岁那年,为了生计,孟广铎跟随亲戚“闯关东”。却不料,刚到辽宁省锦州市,他们就被当地的日本鬼子抓去,修建锦州飞机场和军事设施。搬石头、砸石子,孟广铎每天被敌人的刺刀与狼狗逼迫,稍有懈怠就惨遭毒打。
“有的劳工累得吐了血,有的被打到受伤致残,只要不能干活,就直接被鬼子拉走,再也没回来过。”孟广铎回忆至此,已经激愤不已。
因不堪忍受敌人的虐待,孟广铎与两个劳工趁一个雨夜冒死逃了出去。可三人身无分文,且不认路,结伴流浪了月余,又被鬼子抓到黑龙江的黑河飞机场做苦工。这一次,三人没能找到出逃的机会。
历经战斗70余次
3年后的一天,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冲进黑河飞机场,将瘦骨嶙峋的孟广铎等人解救出来。后来,孟广铎才知道,那一年是1945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他终于等来了重见天日的一天,可当初与他在一起的两名工友,却早已在敌人的摧残下遇难。
饱受折磨的孟广铎终于体会到,战争与压迫不会放过任何人,要活着只能反抗。重获新生的孟广铎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队伍整编后,他正式成为东北野战军第38军112师335团3营11连3排8班的一名战士。
从此,他跟随所在部队南征北战,想为国家与民族的解放尽力,先后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历经战斗70余次,杀敌无数,3次荣立三等功。
1952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上,孟广铎所在部队奉命夺取白马山主峰394.8高地,9个昼夜的残酷激战中,孟广铎和战友多次被炮火掀翻的土石埋起来,他的左胯部、左大腿部被飞溅的弹片炸得血肉模糊,昏倒在战壕里,险些被战友和担架队员当成了“烈士”。在后方医院治疗了一月有余,孟广铎才死里逃生。
祖孙三代,五人参军
1953年,孟广铎回国后,被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修建部队营房,因劳动积极,他再次受到嘉奖。可是,因旧伤处的弹片未能取净,孟广铎不得不做了第二次手术。1955年部队大整编时,孟广铎觉得自己没文化、年龄偏大、还有伤病,深感自己拖累了部队,便谢绝了所在部队和当地政府的安置,复员回家务农。
“当年打仗时,我爸爸长期爬冰卧雪,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成了顽疾。”老人的儿子孟昭德说,尽管如此,老人尚能自由行动时,一直积极乐观地种地、教育晚辈,只说保家卫国的骄傲,从不抱怨病痛带给他的痛苦。
在孟广铎的影响下,其儿子、孙子、外甥陆续参军,被村民称赞为 “光荣之家”。每逢征兵季,单县人武部也常请老人去讲革命经历,给年轻人作动员。受其事迹感召,每年都有很多适龄的年轻人踊跃报名参军。
有榜样在前,单县孟氏族人也常自发组织做公益活动,他们觉得,同属孟氏子孙,即便自己不能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也要给老一辈拼命换来的和平社会做些贡献,至少不能给孟广铎老人丢脸。
前些年,趁着自己精气神尚佳,老人由儿子陪着,坐在轮椅上游览了故宫和天安门广场,又回到老部队,参观了营区建设与训练情况。当年奋勇杀敌的年轻人,重回军营已是耄耋老人。
采访当天,在灿烂的阳光下,老人又唱起了抗美援朝时随部队过鸭绿江时的歌,尽管气息不足,唱得有些吃力,但他深陷的眼窝里满是笑意,获得后辈们一阵阵掌声。“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老人觉得,能让后人生活在和平年代,他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被日本鬼子抓进“劳工营”
采访当天,绕过几条巷子和一片农田,在单县谢集镇大高庄村的一处幽静的院子里,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一群人正聚在一起,或坐或站,听坐在轮椅上的孟广铎讲故事。孟广铎老人须发花白,但精气神却还在,讲到激动时他会挥着双手在身前比划着,引发一阵阵笑声。
“爷爷是我们单县孟氏人的骄傲,很多人都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每逢重大节日,我们单县孟氏族人,就自发组织来看望他。”故事会的组织者孟凡琼介绍说。
在老人与众人的讲述中,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逐渐 “拼凑”出了一个老兵的人生轨迹。
1925年,孟广铎出生在单县的一户农家。其父亲本是个不懂国事的庄稼汉,却意外被路边的一枚哑炮炸死,这让年幼的孟广铎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乱年代的残酷。
17岁那年,为了生计,孟广铎跟随亲戚“闯关东”。却不料,刚到辽宁省锦州市,他们就被当地的日本鬼子抓去,修建锦州飞机场和军事设施。搬石头、砸石子,孟广铎每天被敌人的刺刀与狼狗逼迫,稍有懈怠就惨遭毒打。
“有的劳工累得吐了血,有的被打到受伤致残,只要不能干活,就直接被鬼子拉走,再也没回来过。”孟广铎回忆至此,已经激愤不已。
因不堪忍受敌人的虐待,孟广铎与两个劳工趁一个雨夜冒死逃了出去。可三人身无分文,且不认路,结伴流浪了月余,又被鬼子抓到黑龙江的黑河飞机场做苦工。这一次,三人没能找到出逃的机会。
历经战斗70余次
3年后的一天,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冲进黑河飞机场,将瘦骨嶙峋的孟广铎等人解救出来。后来,孟广铎才知道,那一年是1945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他终于等来了重见天日的一天,可当初与他在一起的两名工友,却早已在敌人的摧残下遇难。
饱受折磨的孟广铎终于体会到,战争与压迫不会放过任何人,要活着只能反抗。重获新生的孟广铎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队伍整编后,他正式成为东北野战军第38军112师335团3营11连3排8班的一名战士。
从此,他跟随所在部队南征北战,想为国家与民族的解放尽力,先后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历经战斗70余次,杀敌无数,3次荣立三等功。
1952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上,孟广铎所在部队奉命夺取白马山主峰394.8高地,9个昼夜的残酷激战中,孟广铎和战友多次被炮火掀翻的土石埋起来,他的左胯部、左大腿部被飞溅的弹片炸得血肉模糊,昏倒在战壕里,险些被战友和担架队员当成了“烈士”。在后方医院治疗了一月有余,孟广铎才死里逃生。
祖孙三代,五人参军
1953年,孟广铎回国后,被分配到吉林省通化市修建部队营房,因劳动积极,他再次受到嘉奖。可是,因旧伤处的弹片未能取净,孟广铎不得不做了第二次手术。1955年部队大整编时,孟广铎觉得自己没文化、年龄偏大、还有伤病,深感自己拖累了部队,便谢绝了所在部队和当地政府的安置,复员回家务农。
“当年打仗时,我爸爸长期爬冰卧雪,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成了顽疾。”老人的儿子孟昭德说,尽管如此,老人尚能自由行动时,一直积极乐观地种地、教育晚辈,只说保家卫国的骄傲,从不抱怨病痛带给他的痛苦。
在孟广铎的影响下,其儿子、孙子、外甥陆续参军,被村民称赞为 “光荣之家”。每逢征兵季,单县人武部也常请老人去讲革命经历,给年轻人作动员。受其事迹感召,每年都有很多适龄的年轻人踊跃报名参军。
有榜样在前,单县孟氏族人也常自发组织做公益活动,他们觉得,同属孟氏子孙,即便自己不能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也要给老一辈拼命换来的和平社会做些贡献,至少不能给孟广铎老人丢脸。
前些年,趁着自己精气神尚佳,老人由儿子陪着,坐在轮椅上游览了故宫和天安门广场,又回到老部队,参观了营区建设与训练情况。当年奋勇杀敌的年轻人,重回军营已是耄耋老人。
采访当天,在灿烂的阳光下,老人又唱起了抗美援朝时随部队过鸭绿江时的歌,尽管气息不足,唱得有些吃力,但他深陷的眼窝里满是笑意,获得后辈们一阵阵掌声。“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老人觉得,能让后人生活在和平年代,他经历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