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0930期 第BTK07版:专题

第BTK07版:专题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9月30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BTK07]

打造黄河故道“绿色长廊”

——记菏泽市人大代表、菏泽颂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世朋
  • 打造黄河故道“绿色长廊”
  • 打造黄河故道“绿色长廊”
  • 打造黄河故道“绿色长廊”
  • 打造黄河故道“绿色长廊”
  • 打造黄河故道“绿色长廊”
  • 打造黄河故道“绿色长廊”
在东明县马头镇,有一个非常出名的集花卉苗木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民营制企业——菏泽颂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是菏泽市经营花卉苗木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就是被当地村民称为“苗木大王”、靳庄村村委会主任、菏泽市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宋世朋。
   2007年,头脑灵活的宋世朋敏锐地发现苗木交易市场的无限生机,经市场调查后发现市场潜力巨大,于是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走上了苗木经营之路。2018年,宋世朋成立了菏泽颂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起始篇:立足主业综合开发
   在谈到创业的艰辛时,宋世朋不禁潸然泪下。他说自己毕业之后,做过生意,卖过摩托车,几年下来不但没赚到钱,反而外欠近20万元。
   在北京某干洗店打工时,宋世朋认识了搞绿化苗木的经理,几经耐心请教他觉得大城市需要的绿化苗木在自己的家乡就有卖的,并有利润可赚,于是他就辞职回家搞起了苗木。
   宋世朋开始经营苗木时,主要是贩卖一些绿化苗木,比如一些国槐苗等,也只是为客商提供中介服务,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第一次还算顺利,赚了2000元。宋世朋看到了希望,决定发展规模种植苗木。对于种植苗木宋世朋开始是一窍不通,为了掌握苗木方面的技术,他订阅了多种书籍,认真钻研从种植到养护,从绿化的布局设计到花草树木的搭配等知识。他一丝不苟从头学起,终于掌握了苗木的种植与养护技术,从此走上了苗木生产的路子。
   致富篇:企业致富共同发展
   创业伊始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宋世朋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信心。从2007年起开始搞苗木,按照梯次开发、组团推进的思路,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马头镇邵庄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是宋世朋的公司所在地,位于牛八屯开发
   区,占地面积110亩,
   项目总投资 350万
   元,是山东省立医院
   驻村“第一书记”按照
   “抓党建,促脱贫”的
   工作思路,依托东明县马头镇宋慈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基地主要种植白蜡、栾树、法桐、国槐、百日红、太阳李、黄金槐、海棠、金叶复叶槭、北京栾、红叶石楠、小叶女贞等十多个品种苗木,年效益70万元左右,主要销往山西、陕西、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公司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给当地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的机会。宋世朋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借力花卉苗木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马头镇四村、邵庄、梁坊、新庄,小井镇车务岗、尹集、小井、裴子岩、白佛寺、于兴屯、牛集等每村提供绿化苗木10万余元。同时,给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基地现有务工人员110人,其中贫困人口12人,公司每年收益的10%用于贫困户分红,带动了54人脱贫。
   为帮乡亲们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宋世朋还成立了“宋慈苗木专业合作社”,为苗木销售打开了又一片新市场。他积极动员贫困乡亲以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合作社,目前共吸纳贫困社员6名,流转、托管土地1000余亩。此举不仅极大提高了土地和劳动力的综合利用效率,也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年终分红,帮助贫困乡亲实现了增收致富,凡参与“入股”的贫困户每人每月均能增收2000余元。
   几年来的摸爬滚打,使宋世朋养成了勤劳扎实的作风,再加上县林业局和镇党委政府近年来的大力支持,让他走上了致富路。富裕之后的宋世朋并没有忘记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在他的带领下,以公司基地为中心,采用公司指导农户生产种植,公司和农民各自营销和公司代销的销售模式,降低了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强了群众种植花卉苗木的信心,种植花卉苗木的农户越来越多,由最初的基地周边群众辐射到周边县市20多个行政村500多农户,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2013年在行情不好的形势下,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过4000万元,其中,为种植群众代销苗木款达3000多万元。再加上农户劳务收入,使苗农收入六年翻一番,达到5700元,加速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018年,全县创森工作启动,宋世朋抓住机遇,一口气流转了S252两侧马头镇新庄、马场、马坊村的650亩土地,投资700余万元,全部采用大规格、高标准苗木,主要树种包括白蜡、法桐、栾树、七叶树、紫叶李、红榉树等20多个。650亩流转土地中,有贫困户14户43人,平常劳务用工首先考虑贫困户,并且劳务费比普通务工人员每人高出10元钱,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目前,公司总面积已发展到1700多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
   由于公司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共同致富,公司被评为 “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宋世朋也因为有出色的贡献于2017年2月被选为市级人大代表。
   人生篇:以人为本为民谋利
   宋世朋在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上,倡导独特的积分奖励制,重奖有功人员,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实行股份制奖励,以“情”管人是他的用人理念,他经常在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员工细微的关心和爱护,给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经过他的长期努力,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来越强,形成了大家庭的团结和谐气氛。
   宋世朋在保证企业再发展的同时,积极支持倡导社会公益事业和东明县爱心义工志愿者活动。几年来,为修路和修建学校先后垫支29万元,捐资近8万元。与此同时,宋世朋还经常参加东明县爱心义工志愿者协会,实施敬老、扶贫、济困、助难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宋世朋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300多个小时,组织参加乡镇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30多次,组织敬老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组织参与城市文明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的乐章。
   作为市人大代表,宋世朋积极参政议政,他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调研,广泛收集反映民情民意,提出了《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妥善解决,取得了明显成效。宋世朋常说“代表是一种职务,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先后参加了一系列的人大代表座谈会等活动,并积极建言献策。一年来,走访群众2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0余条。
   与此同时,近年来,宋世朋每年都拿出30万余元保底资金作为扶贫专项基金。宋世朋当选为邵庄行政村、靳庄自然村负责人后,当年就为本村修路垫支10500元,为修建党员活动室垫支4万元……
   辛勤的付出也使宋世朋获得了很多荣誉:2010年任菏泽市苗木协会常务理事;2012年、2013年任菏泽市苗木协会副会长;2016年被河南省华夏园林协会评为四星级诚信客户;2017年任东明县马头商会副会长、东明县政协委员;2017年2月当选为菏泽市农业农村委员、菏泽市第十九届人大代表;2017年9月北方苗木联盟颁发了社会贡献奖、科技创新奖;2018年被菏泽市商务局、牡丹晚报评为2017年度菏泽创业人物;《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建议》被评为2017年度优秀人大代表建议;2019年3月公司被东明县爱心义工志愿者协会授予最佳爱心合作企业等。他所在的东明爱心义工志愿者协会先后被授予全省敬老文明号、全市首届优秀志愿者组织、全市红十字协会捐助工作先进集体。
   在谈到下步的打算时,宋世朋信心十足地说:一是充分利用发展苗木的 “黄金期”,积极鼓励帮助苗木花卉培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创森工程和助力农民增收;二是依靠党的好政策,靠种植苗木使我走上了致富路,吃水不忘挖井人,下一步,在继续服务好群众的同时,积极做好爱心义工,帮扶贫困户,为乡村振兴和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积极的努力!
   本报特约记者 郭旭晗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修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