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91010期 第A10版:悦读汇

第A10版:悦读汇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10月10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搭材匠:竖起摘星脚手架 建成揽月摩天楼

  • 搭材匠:竖起摘星脚手架 建成揽月摩天楼
宋明代工役中已有“搭材匠”。古代建筑工程中用木材(或竹材)支搭施工辅助设施和临时建筑的一种专业,称“搭架子”。工作内容是搭脚手架(供砌砖、抹灰、绘饰彩画、装卸构件等工作使用),以及吊装起重架子、打桩架子,搭席棚、布棚等。
   传统脚手架的作法是以“立杆”和“横杆”搭成方格形。立杆与地面垂直,其作用是将架上的荷载垂直传到地面,间距1.5米左右,沿墙面立几排立杆。在立杆上放横木,横木上架脚手板,旁边附有斜道(马道、盘道、戗桥),供工人上下和运输少量材料。
   因用途不同,脚手架有多种类型。把随瓦作搭砌砖墙用的脚手架称为 “砌墙脚手架子”,随大木作的称为“竖立大木架子”,在屋面上铺的防滑扶持栏杆用于调脊和捉节夹垄的称为“搭持杆”等等。中国传统的垂直运输工具是利用竖立的架子安装秤杆,称“挂天秤”;用人拉绳或绞盘拉绳,将一端的重物提到需要物料的工作点,在《工程做法》上称为“贯架”,吊装起重架子。
   打桩架子顺横杆与地面平行,另支各种“斜戗”(斜撑)。架子是在竖立的架子上安桩锤,以绳牵动桩锤起落,将桩打入地面土壤中,《工程做法》上称“碢盘架子”。
   搭材匠搭“棚”,是用木(或竹)支搭架子,外面覆盖席或布。古代用作阅武大典的临时演武厅,用作临时野祭场所。棚除用作临时性工棚、库房外,还用作夏季遮阳(凉棚),冬季挡风(暖棚)。用于婚丧喜庆的棚,可以搭成楼房形状,四面出游廊,仿建筑物做出瓦垄、檐头、栏杆等。
   搭架子各杆交接处以扎缚绳 (白色苘麻绳,径1.2厘米)和连绳(又称三股绳,黄色线麻绳,径0.4厘米)扎结,用“标棍”上紧。绳子打结,有麻花结、银锭结、半边掖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