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酱瓜豆匠:咸淡适宜入千户 豆瓣飘香进万家

策划/运斋 庆堂

文/彭 忠

图/妍言 永革 世江 丽敏

酱瓜豆也称酱豆,是制造这种传统调味品的匠人,以黄豆、西瓜、冬瓜为原料,掺米、麦、面粉一起制作,始创于周朝。孔子说“不得其酱不食”,足以说明酱品的起源应先于春秋。经历数千年摸索,从简单的盐水煮豆开始逐步演化出酱豆,加入白萝卜、冬瓜等,以丰富多样的方式演变成酱瓜豆。酱瓜豆兴于宋,盛于清,据传源自朱仙镇,是当年岳飞帐下一位军需官王湘发明的。

以前, 在城镇有专门生产酱瓜豆的酱园和销售作坊,内设露天晒场,多个传统大瓦缸整齐罗列着,里面分别盛满西瓜豆酱、黄豆酱,有的缸戴黑斗笠,有的顶着玻璃,有的则裸露在空气中“干晒”。

在农村有自行酿制酱豆瓜的传统,每到西瓜成熟的季节,家家户户都爱腌制这种酱菜。每家都有大小不等的缸、罐等容噐, 里边装西瓜豆酱和其他豆酱。酱瓜豆匠在制作酱瓜豆酱中,专于职,勤于工,敬于业,精于技。需要经过蒸豆、拌面、发酵、漂洗、二次发酵、研磨、晒干等多道工序,都要严格把关。如选用西瓜,需要白皮、白子、白瓤的笨西瓜。这种西瓜在以前种植的比较多,其特点皮厚,个大,水多,有种浓郁的清香。匠人始终坚持传承“西瓜豆酱”古法手工制作精要,严守“晴天晒、雨天盖、白天翻、夜晚露”的古训。酱瓜豆最需要的是太阳晒,晒得越久越香。匠人坚持不懈地日出揭盖、日落遮盖,全程古法手工制作、日晒酿造、自然发酵,工艺流程漫长而复杂,既是技术话又是脏累活,正是由于收入匪薄的匠人的坚持,才能让人们吃上这真正的纯天然产品。

酱瓜豆匠选择每年七月中下旬制作,此时的温度与湿度是制作酱瓜豆的最佳时期。其手工制作工序是:将黄豆挑选后清洗干净,在大锅中煮至八成熟,趁热与白面一起和拌,直到白面都均匀地粘在豆子的表层。用一个竹帘或凉席均匀摊开,上盖纱布,自然发酵。约7—10天后,豆粒上密生出白色菌丝,让每粒黄豆都长出一层土黄色的醭,搓掉外面的醭,将姜丝、花椒、大料、香叶、盐等,与黄豆再煮开一次,冷却后将去籽、去皮后的西瓜汁加入缸中,其量以淹没豆粒为准,入缸发酵。一个月后即可食用。

酱瓜豆匠的匠人匠心,至诚至精,还要把握三个技艺环节:一是多选在黄河滩区生长的饱满滚圆的黄豆,黄豆煮得要适当,不可太烂。二是最好用笨西瓜,尚无,红瓤西瓜一定要熟九成以上。三是面粉不要加太多,会长出黑色的菌毛,影响风味。四是加入辣椒末、姜丝、八角瓣。盐要分批放,一般放过三次之后,将罐口封严,以防苍蝇等进入。

如此做出的西瓜酱,汤色红润,浑而不浊。香味,甜味,辣味俱佳,更有那西瓜的清爽之味融贯其中。但北方农村特有的“酱瓜豆”,现在很少有人会制作了。


上一篇:政府搭建平台,打造“网红经济”
下一篇:中国银行菏泽分行 获评2019年度反洗钱工作A级银行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