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告

下一版>

-- 牡丹晚报 -- 版次:[新闻●广告]

新技术新方式新农人 掀开科技新篇章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虽然已是秋季,但刚过正午的阳光依然十分强烈,在鄄城县什集镇杨岗村,一对父子正在田地里和工人一起忙碌着,这是在建设一个棚内面积占地2亩的育苗大棚。“这是我们第二个育苗大棚,建成后一年能育苗400多万棵。”孙明磊告诉记者,育苗仅是他们农业产业中的一部分,大部分以粮食、经济蔬菜、水果种植为主,耕种面积共200亩。

“我父亲种大棚将近20年,共7个大棚,面积40多亩,种植蔬菜为主,收益很可观。直到2015年,因蔬菜价格低,他改种了早晚熟葡萄。”孙明磊说,种上葡萄后,因缺少经验不懂技术,连续两年没有收成,损失了不少钱。

2017年,在位于济南的国企山东黄金集团工作的孙明磊,决定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帮助父亲发展农业事业。他虽长在农村,但对农业很陌生。为了能给父亲提供有用的帮助,他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每年都会跟着省农广校到外地学习,不断积累新知识、新技术。

当年,父子二人建设新大棚,用上新技术,种植新品种作物。自家筹集了70万元,镇政府补助70万元,流转了土地,建了11座高标准温室大棚。目前,共建有18个大棚,棚均占地3亩,其中有一座育苗棚。

“大棚里我们种了韭菜、黄瓜、白菜、早熟巨峰及晚熟冰美人葡萄,还有从河南引进的彩虹西瓜和酸甜果番茄。”孙明磊说,冰美人葡萄是极晚熟葡萄,吸收光照时间长,味道清冽甘甜,很受消费者喜欢;彩虹西瓜瓜皮薄,含糖量高,果肉入口即化;而酸甜果番茄味道浓郁,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这几种作物市场价格都高,经济效益很好。

为了让新作物茁壮成长、结果,保证农作物质量,孙明磊向父亲提出在大棚里安装新科技设备的要求。征得同意后,2018年,他们投资60多万元,在每个大棚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日光杀虫灯、生物防控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

“用上物联网技术,能精准管控大棚和土壤里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孙明磊说,用上新技术设备,能省时省力省水省肥,关键是不仅能让作物提前上市,还能让作物产量提高20%,农药使用减少80%,增加经济收益。

孙明磊介绍,彩虹西瓜一个大棚产量达6000多斤,纯收入3万多元;酸甜果番茄一座棚能产10000斤,纯收入4万多元。其他蔬菜种植效益也很可观,所有大棚年总纯收入达50多万元。

品种好,是孙明磊选择作物的第一要素,这不仅体现在大棚里种植的蔬菜、水果作物,还体现在100亩的小麦玉米粮食作物上。“我们种的小麦玉米品种选育好,种植管理上选择‘晚种晚收’方式,产量比别人多20%。”孙明磊说。

“我们的农产品品种好,质量好,还获得了三个绿色认证。”孙明磊说,在销售方面,他们一改从前等客商上门收购模式,选择与市县商超合作,不用再为销路发愁。

自家发展的同时,孙明磊和父亲不忘带动周边乡镇农户一起发展,向他们推广新品种作物。“我们每年都会试种新品种,先自己试种一年,种植成功看到效益后,再向其他农户推广。”孙明磊说,现在鄄城县彩虹西瓜推广种植面积有200多亩,酸甜果番茄种植面积有100多亩。在建的新育苗大棚建好后,两个大棚一年能育500多万棵经济蔬菜苗,向周边乡镇供应。


上一篇:鄄城非遗项目 亮相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
下一篇:张伦调研鄄城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