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07月11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五环下的同一个梦想

——巨野县核桃园镇帮助在京务工留守家庭的故事
      日前,记者到巨野县核桃园镇采访时,在那里真切感受到镇党委政府和群众对在北京务工留守家庭的关心和照顾。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回答显露出当代人的奥运情怀,那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北京奥运,俺也为奥运尽份力!
  棉花地里的奥运情
   在核桃园镇李街村东大洼,记者看到镇计生服务站站长王聿德正带领三名工作人员在一块棉花地里喷药。棉花地主人王莲贞告诉记者,丈夫李刚在北京一家五星级宾馆当保安,为了迎接奥运会,训练、学习非常紧张,不能回家帮助夏收,但在圆葱收获时,镇政府的义务帮工队和计划生育协会的会员都来给他帮忙,种的三亩圆葱一天的时间就给收获卖完。后来才知道是镇政府组织的,专门为在北京务工的留守家庭服务的。王莲贞觉得过意不去,每人给他们一百元钱,他们都不要,说给大家服务,是为了让他们在北京更好地服务奥运会,这也是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应尽的义务。那天晚上,她将这件事打电话告诉了爱人,他十分感动,还专门给镇党委书记写了封感谢信,说一定为家乡人争光,为奥运会服好务、添光彩。
  服务奥运,有我一个
   王道稳是付庙村的一名退休干部,除在家照顾小孙女上学外,就是练习书法、种花、养草。今年春节过后,镇党委政府对全镇在外地务工人员进行登记造册,特别是对在北京的务工人员建立特别档案以来,他深深知道,北京奥运会是华夏儿女扬眉吐气和展示全民素质和国家形象的时候,他琢磨着,我能为奥运做些什么呢?恰巧,村里有两个青年在北京务工,一个是环卫工人,一个是厨师,王道稳发现这两家的孩子都是无人接送,有时大人下地干活孩子也无处去。于是,他将接送孩子的任务承担过来,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接送,孩子们有作伴的,上下学都非常高兴。在三夏大忙季节,老人不但接送孩子,而且还买好吃的给孩子们,两个留守的母亲都非常感谢,但王道稳说:“孩子们在为奥运服务,我能为其家庭尽力做点工作,让他们安下心来服务奥运会,是我这个老党员应尽的义务啊!”
   通讯员满常学记者苏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