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11月0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三换”说变化

“姊妹六个一口锅,整天忙着捡柴禾,弟兄四人一床被,被子两头都拽碎”。近日,在定陶县定陶镇刘武安老人的家中,说起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老人滔滔不绝。
  黄牛换“铁牛”,天翻地覆
   1982年,刘武安家里分了8亩责任田。当时,并不是家家都有黄牛。由于家境贫寒,刘武安家没黄牛,只有完全靠人工翻地播种。刘武安说,在当时,家里只要能拿动铁锹的人,全部都下地干活,7口人8亩地用铁锹翻了3天,还得拉耙,一条耙上拴了5根绳。父亲拉左边,大哥拉右边,三个兄弟在中间,那一年小麦种的还算不错。第二年收割时,家里一下子打了56袋子小麦。
   1983年家里添了两头黄牛,从那年开始再也用不着拿铁锹大面积翻地,主要农活由两头牛包了!感触最深的是刘武安的孩子们,每当耕地的时候,他们最多跟着到地里撒撒化肥。刘武安的三儿子依稀记得:有一次在地头大哥得意洋洋地对他说,你看不用人工翻地了吧!看着黄牛正在耕地,在地头绿荫下休息的兄弟们心里偷着笑了起来。
   1986年家里的两头黄牛“下岗”了。刘武安家里买了拖拉机,地还是那8亩地,由原来的人工化操作变成半机械化耕种。不仅如此,家里的小麦收成一年比一年多。1995年,他家里小麦大丰收,装了满满80编织袋,足有8000多斤。令人更加欣喜的是,进入新世纪后,耕种、收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窝头换花卷,历隔10年
   说起变化,今年40出头的刘武安的小儿子刘煌感触颇深。他说,那时候跟着大人到地里干活,下地不愿意,盼着早休息。一来吃不好,二来体力活繁重。干活时,整天盼着快点到晌午,天快点黑,睡觉后怕天亮,天一亮还得抓紧起床。在生产队时,干了一天农活能分上一碗稀饭两个窝窝头,就基本解决了当天的温饱问题。
   记事时,吃地瓜干馍是常事,稀饭几乎一天三顿,大粒盐做的菜,除了咸以外没有别的味道,那时最大的愿望是能吃上白面馍夹点肉。时隔几年家里的生活有所变化,窝窝头换成了花卷,放学后进家先找馍篮子,看见篮子里有花卷喜的不得了。1983年之后,麦子逐渐增收,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家庭生活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由原来的温饱型渐渐地向营养型转变,生活好啦,住房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变。家里原来住的房子是坯打五层砖,人们常说是外包皮——里生外不熟,而现在基本住上了两层的小洋楼。
  脚力换动力,前进提速
   采访中笔者得知,刘武安老人以前是个拉脚的工人,拉地板车有30年历史。地板车是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从16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到微山湖拉芦苇,在城乡结合处拉棉花、煤球、木料等,跑一趟微山湖拉苇子需用5天能挣百元就相当不错了。1980年起,家里买了辆拖拉机搞运输。刘武安老人高兴地说:“现在俺家大儿子刘辉有四辆大型运输车,每年的收入超过20万元。小儿子刘煌有三辆长途客运车,经济收入也十分可观,仔细一算我家的经济收入比30年前增加了48倍还多,这些变化都是多亏了咱们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啊!”
    通讯员代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