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年11月0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B3]

虞舜制陶处

      舜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著名的圣贤人物,系原始氏族社会末期东夷部族有虞氏的首领,故称虞舜。虞舜氏族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古陶(今定陶)附近,“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认为“陶河滨”就是“于曹州河滨作瓦器也”。至于虞舜制陶的具体地点,《集解》引皇甫谧曰:“河滨,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
   虞舜是一个仁厚谦让、勤恳创业、德行高尚的人,每到一地,都能赢得百姓的拥戴。《韩非子·难一》载:“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畎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意思是说历山农者常常越出田界侵占别人的耕地,舜就去那里耕种,一年之后,田界不再被侵占。河边渔夫争抢水中高地,舜去那里打渔,一年之后,打渔人都争着把水中高地让给年长的人。东夷一些部落制作的陶器形质粗劣,不够结实,舜就去那里制陶器,一年之后,那里的陶器制得很牢固,细腻精致,美观耐用。也难怪孔子赞叹:“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在虞舜的德行感化下,人人趋舜而居,使得虞舜“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
   虞舜耕、渔、陶三次迁徙,其德行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和谐,使得他在氏族和部落里的威望越来越高。《尸子》曰:“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正是由于他的高尚品德,使他在氏族部落联盟里众望所归,受到众部落的推举。当时的氏族部落联盟首领帝尧非常贤明,他顺从民意,最后禅位于舜,演绎出“禅让”的千古佳话。虞舜就以陶为都,成为氏族部落联盟的新领袖。
   《竹园陶记》云:“中国有陶,始于神农,至舜而术益进。”在虞舜制陶地定陶,后人以他为荣。人们在其制陶处建有陶丘亭、河滨寺,千百年来屡圮屡建,延绵不绝,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
   《定陶县志》载:“定陶,尧舜时代为古陶国,国都遗址尚存,旧有陶丘亭、河滨寺。”直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河滨寺改作学校,后被拆除。但虞舜制陶处,是定陶人永远不会忘却的地方。
  陈尔民李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