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02月1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餐桌浪费当禁

      近日,与韩国探亲归来的一个朋友聊天,说起韩国的餐饮,她说:“在韩国就餐,一粒米也浪费不了,因为所点饭食食用不完,就要承担比餐费还要高的罚款。”听后,颇有感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餐桌上的浪费现象惊人,究其原因的确很多,有的是“讲排场”,有的是“公款消费”,有的是“盲目点菜”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改善了许多,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2008年的雪灾、地震加之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建设需要花钱的事情还很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即使我国将来进一步发展了,综合国力更强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仍然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成为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我们要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在加强引导的同时,率先垂范,大力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大力倡导节约型家庭,对做得好的典型进行表彰和奖励。除了做好自身节约,政府还应制定节约规划,完善节约措施,并做好监督检查和统计工作,将节约型社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广大公民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每个公民都应具有勤俭节约的道德情操和良好习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每人每天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滴油。如果13亿人都坚持这样做,长此以往,就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要彻底根除“餐桌浪费”,必须全体公民共同努力,铲除盲目攀比、讲究“面子”的畸形消费文化土壤,树立节约用餐、节约光荣的生活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到节约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素质、一种责任、一种公德。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