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08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拜师酒与谢师宴

八月即将过去,学生陆续开学。拜师酒、谢师宴是学生家长谈论最多的话题!再者说,尊师重道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孩子升上了学,为了孩子在新的学校能有好的学习环境,能受到新的老师更多的指点,“拜师酒”便应运而生。孩子考上重点高中,特别是名牌大学,摆场“谢师宴”,自然也不在话下。
   在中国这个特别讲究人情的社会,孩子升上了学,请老师吃顿饭,是许多家长表达喜悦心情、感谢老师辛勤付出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许多有心感谢的学生和家长,往往不知采取何种方式,于是最简单易行、最大众化的吃饭便成为首选。可是,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拜师酒”与“谢师宴”,真是一场让当事人双方都感疲惫的“游戏”。
   在菏泽一中任教多年的刘老师,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很有一套,他说:“班里约有一半学生向我发出邀请,大多是他们的家长来请的。其实,我们同事之间很少说‘谢师宴’这个话题,大家都没觉得这是个什么事。这年头,老师并不差这顿饭,用不着借‘谢师宴’去打牙祭。无非是借这个机会交流一下,沟通一下。”刘老师对此则显得有些无奈。他接着说:“高考结束后的半个月,我吃了多个‘谢师宴’,好不容易到了假期,本想用更多的时间在家里陪陪老人、孩子,可是家长摆了‘谢师宴’不去又不好。去多了,感觉比平时上班还累。”
   “拜师酒与谢师宴”是再简单不过的吃饭了,好事情要起到好的效果。请吃饭的学生家长,如果家庭条件好,可以吃好点,真是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家长,请不起“拜师酒与谢师宴”,与老师交流一下,老师也未必欢喜,“拜师酒与谢师宴”只要不成为老师与家长的负担就行了。阎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