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10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浅 析 创 新 机 制

——在第七次县区委书记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共单县县委书记 王永江
   去年以来,市委提出了“坚持四高要求,实现四个发展”的目标任务,全市上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掀起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热潮。创新机制是“坚持四高要求,实现四个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基本内涵
   有机制才能规范。“机制”是理论化、制度化、系统化了的方式方法,是各种有效方式和方法的总结提炼,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只有建立机制,才能规范行为,有序开展工作。有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人的实践行为,是对于同质劳动的超越,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机制创新就不能打破陈规、突破框框、推陈出新、实现跨越发展。创新机制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矛盾是创新机制的核心,解决矛盾、推动发展是创新机制的目的。发展变化无极限,矛盾更替无休止,创新机制无止境。只有不断打破旧机制建立新机制,才能适应规律,推动发展。
   二、现实意义
   创新机制是发展活力之源。《吕氏春秋·察今》里说:“事易时移,变法宜也。”即做事情不能刻舟求剑、墨守陈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创新机制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创新机制是跨越发展的支撑。在各地抢抓机遇、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形势下,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做支撑;机制越完善,工作推进越顺利,跨越发展越有保障。创新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是传统的生产力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变。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打破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旧机制,创建和完善一批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三、前提条件
   创新机制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首先要体现在“坚持四高要求、实现四个发展”上。工作目标要注重横向比较,做到高点定位;工作思路要注重立意高远,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工作重点要注重结合本地发展实际,积极打造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只有这样,创新工作机制才有正确的方向和灵魂。创新机制必须科学运作。既要重点突破,又要统筹兼顾;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和评价机制,又要建立科学发展选人用人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更要建立各项工作推进机制。凡是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速度快、出成绩出经验出亮点的地方,都有一种好的工作推进机制在发挥作用。创新机制必须积极作为。执政之道,重在科学决策,贵在落实执行。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在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大干苦干拼命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四、实践体会
   近年来,单县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坚持四高要求,实现四个发展”的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探索建立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三化互动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跨越发展。
   一是建立工业大项目“在谈签约一批、落地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储备推介一批”良性循环机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成立62个招商小分队,定点定时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今年以来共举办8次集中签约活动,签约过亿元工业项目62个,其中过10亿元的9个。全县22个乡镇(办事处)每年共同出资2200万元,成立了大项目建设基金,不仅促进了工业项目向主导产业集中,而且为各乡镇(办事处)搭建了共同竞争的平台。实行四大班子成员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包过亿元重点项目责任制,按照“抓人员,抓进度,抓承诺”的要求,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评比、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公示,季度考核前5名的包项目县级领导和责任人扛红旗、受表彰,后三名的通报批评并在全县领导干部会议上作表态发言。设立了100万元的企业家队伍培养和企业创新人才专项奖励基金,促进了现有企业膨胀发展。设立了100万元信贷奖励基金和2000万元还贷准备金,促进了生态金融环境建设。对各银行新增贷款情况月调度季评比年终考核评议,促进银企合作协议落实。目前,全县新上和在建过亿元工业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282.4亿元,其中过10亿元的项目12个。
   二是建立城市综合开发“高点规划,精品建设,精细管理,市场经营”良性循环机制,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单体项目设计引入竞争机制,规划设计单位由聘请变为公开招聘,提升了规划设计水平。坚持以政府基础设施的大投入带动外商二三产业的大投资,实现城市开发建设良性滚动发展。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一城两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5亿元。目前全县在建房地产开发和市场建设等过亿元三产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85.6亿元,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其中11层以上小高层及高层建筑95栋,2009年,政府经营城市收益年底可突破3.5亿元,房地产开发可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对城市建设工程实行合理低价中标制度,2007年和2008年两年县财政节省资金2090万元。建立100万元专项奖励基金,重奖城市基础设施和三产项目建设优质工程。改革环卫保洁、园林绿化、路灯管理机制,实行市场化管理。开展了“百名干部·百条街道·百日会战”活动,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
   三是建立新农村建设“典型带动,百村联动,政策驱动,部门推动”良性循环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把村镇建设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探索出“空心村改造型、小城镇聚集型、重点村培育型、城中村融合型、压煤村搬迁型”五种村镇建设新模式。今年,规划实施100个中心村改造工程,实行百村联动,重点突破,今年开工44个,已基本建成18个,争取用2-3年的时间完成改造任务,可增加耕地3.5万亩,解决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用地的问题。设立了2200万元的大项目扶持办证基金,探索出了既解决空心村改造资金难题又实现开发区土地合法利用和集约节约利用的新途径。目前,单县已被确定为山东省四个土地挂钩共建县之一。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乡镇(办事处)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双重责任制,对成员单位服务村镇建设的情况和各乡镇(办事处)工作开展情况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评比,调动了县直部门参与村镇建设的积极性。中国新农村建设编委会来单县蹲点七天调研,编辑出版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县实践与探索》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刊,供给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及决策,并在全国推广。(二)探索建立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和谐发展。
   一是建立保障民生机制,最大限度地让城区居民、乡村农民和干部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县成立20个重点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指挥部,实行部门包户拆迁责任制和已拆迁未开工地块开发商缴纳保证金制度,促进了大拆迁、和谐拆迁与大建设。去年以来累计拆迁4230户,拆迁补偿价由2006年的每平方米500元升值到1200元,城区居民普遍受益。今年8月中旬启动实施的园艺办事处张知楼区中村搬迁改造项目,涉及4个自然村、406户、1820人,项目先建后拆、边建边拆,拆迁户自觉排队交钥匙,主动搭窝棚找住所,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拆迁任务,目前新村339套两层住宅楼全部达到入住条件。今年投资1.8亿元实施了农村沼气与人畜饮水工程、治安防范电子监控网络建设等十大民心工程。建立干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007年以来7次增长工资,平均工资由2004年的6000元,增长到15858元。采取“基本报酬+绩效报酬+养老保险”模式,村干部经济待遇比2007年增长50%,中组部来单县开展了为期20天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本人于今年1月13日参加了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会议,并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县委书记做了经验介绍。
   二是建立维护稳定和群众工作机制,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扎实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进万家”活动,排查解决矛盾纠纷148个,对重点案件实行“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专门班子、一套化解方案、一个圆满结果”五个一责任制,全县遗留多年的24起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实行县级领导公开接访包案和“挂牌销号”制度,重点人员“三包一、五包一”稳控制度,非正常上访人员训诫制度,非正常上访扣分、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开通了群众来访视频“直通车”。今年以来全县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9%。
   (三)建立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干部作风不仅关系形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实践中,我们通过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使干部作风优化与促进跨越发展紧密结合,使事业发展与个人进步良性互动,把作风建设落到了实处。
   一是建立“责任分工、一线工作、调度督查、社会监督、绩效考核”链条式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城两区”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七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乡镇(办事处)和县直部门承诺兑现工作取舍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抓落实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相继推出了一名县级干部张金亮、一名县直部门负责人高金华、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付道正三个一线工作标兵和十个“十佳”一线工作先进典型,使县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标兵、干有标杆。七项重点工作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评比,乡镇(办事处)大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每季度都观摩,调度、评比、观摩结果全县公示。同时,对各项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评议。对乡镇(办事处)和县直部门半年和全年工作情况实行百分制考核。在2008年度全县考核奖惩兑现大会上,县政府拿出363万元,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奖励,对7个先进乡镇(办事处)和21个县直单位的所有在编干部职工奖励一个月工资;对3个乡镇(办事处)和5个县直单位落实了处罚措施。
   二是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了干部人事改革力度,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大兴“看发展、比贡献,看民心、比口碑,看素质、比能力”三看三比之风,干部调整使用与观摩考核评比结果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紧密结合,只要单位出成绩、出经验、出亮点,就能出人才。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今年4月份,包户拆迁完成任务前20名的县直单位各提拔一名干部;今年8月份,全县新农村建设完成任务前三名的乡镇(办事处)也各有一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今年上半年乡镇(办事处)大项目观摩和半年考核结束后,27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5名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离岗招商,一名办事处党委书记被就地免职,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