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年11月0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项目资源一起引进资金技术照单全收

成武牵手沿海企业优化经济结构

本报讯(通讯员 常方元记者 武宪威)“仪仗队”般的储油罐,数十米高的“分离塔”,九曲十八弯的输送管道……近日,成武利通石油化工公司15万吨气分和5万吨MTBE项目进入主体设备安装阶段,年底即可投产,为全县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成武县牵手沿海企业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带来了新兴产业崛起,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
   成武县抢抓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把招商引资的目光转向山东半岛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城市和区域,重点吸引沿海企业投资,加快工业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去年下半年以来,县领导3次带队赴青岛、东营、上海、深圳、常州、福州等地推介成武,洽谈项目,数百人参加招商活动。今年10月份以来的“百日招商”活动,赴沿海招商的队伍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不断开拓思路和视野,瞄准沿海强势企业,项目、资源一起引进,资金技术照单全收。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一批沿海企业牵手成武,整体搬迁、考察投资的客商不断。目前,全县共新上、续建、竣工过亿元大项目48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7个,过5亿元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38个,总投资149亿元。正在建设的项目中,沿海企业投资占50%以上。
   牵手沿海企业,带来了新兴产业崛起。过去成武发展海产品加工、盐化工、石油化工难以想象。去年由胶南整体搬迁的天元化工公司总投资12.8亿元,一期工程海藻酸钠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每年将沿海2万吨海带加工转化为新型印染工业原料,销售到全国各地。其盐化工项目,6万吨烧碱工程年底试车生产,系列加工氯乙酸、苯胺等4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部分项目年内也将投产。天元化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氯碱化工业链条。来自石油城东营企业投资的利通石油化工公司首批上马15万吨气分、5万吨石油添加剂、40万吨液化气芳构化三大项目,年销售可达10亿元,创利税1.5亿元。正在建设的60万吨高清洁无铅汽油项目,也让成武与石油化工结缘。这些新兴产业均为高附加值属性,将成为全县财政税收的有力支撑。
   沿海企业投资弥补了产业“短板”,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成武棉花加工纺纱、印染、服装加工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缺少织布环节。由浙江三元控股集团投资10亿元的玖德工业园一次上马1000台织机,使全县棉花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武兽药产业始于上世纪70年代,曾在省内外扬名一时。但是由于企业单体规模小,技术设备水平低,近几年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沿海客商投资2.5亿元的银康兽药公司一开始便按照GMP标准建设,产销能力相当于原有兽药企业总和,带来了这一传统产业的迅速升级。目前,全县粮食、棉花、木材、大蒜、兽药等传统加工业关键环节都有沿海企业投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