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7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我市率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刘士合出席动员大会并讲话
本报讯 (记者 常慕城)记者从7月27日召开的全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动员大会上获悉,国务院2009年决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山东省成为全国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三个省之一,同时确定菏泽、淄博、临沂3个市作为全省第一批试点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士合出席动员大会,并要求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启动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各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副市长段伯汉主持会议。
刘士合指出,要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异常天气给我们一次次敲响警钟,水资源不仅仅是农业的命脉,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对水资源的供给、调配、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对水旱灾害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菏泽被列为全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首批三个试点市之一,既是大大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难得机遇,也是推动水利设施建设的一次宝贵良机。我们要特别珍惜这样的机遇,切实用好机遇,全力以赴开展好各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力争早受益、多受益。为发展大局谋划,为发展大局服务,实施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服从和服务于菏泽发展大局的迫切需要。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体现了我们的政治觉悟,体现了我们的党性。对此,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高度重视,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职责,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刘士合要求,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四个发展”目标,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抓紧建章立制,夯实工作基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并实施严格管理。根据试点工作需要,当前要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和 《菏泽市用水效率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
——搞好专项整治,落实 “四个必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最基本要求是落实好“四个必须”:即取水必须经过许可审批,用水必须安装计量设施,用水必须缴纳水资源费,违法取水必须严肃查处。为推动“四个必须”落实到位,我市从5月至11月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迅速启动各项工作,加大整治力度,严格按照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依法规范操作,务求整治实效,确保整治行动走在全省前列。
——明确供水次序,促进优化配置。今后全市供水必须遵循 “先生活,后生产,兼顾生态用水”的顺序,用水必须遵循“先地表、后地下;先客水、后当地水;先劣质水、后优质水,鼓励和倡导中水回用”的顺序,以实现分质供水、优化水资源配置目标。
——搞好宣传报道,营造舆论氛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新生事物,涉及各方利益,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因此必须强化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要让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时尚,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刘士合强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肃纪律,狠抓落实,确保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深入、富有成效。各级各部门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全力开创水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各县区县区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用水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刘士合指出,要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异常天气给我们一次次敲响警钟,水资源不仅仅是农业的命脉,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对水资源的供给、调配、控制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对水旱灾害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菏泽被列为全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首批三个试点市之一,既是大大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难得机遇,也是推动水利设施建设的一次宝贵良机。我们要特别珍惜这样的机遇,切实用好机遇,全力以赴开展好各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力争早受益、多受益。为发展大局谋划,为发展大局服务,实施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服从和服务于菏泽发展大局的迫切需要。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体现了我们的政治觉悟,体现了我们的党性。对此,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高度重视,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职责,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刘士合要求,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上下要紧紧围绕“四个发展”目标,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抓紧建章立制,夯实工作基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并实施严格管理。根据试点工作需要,当前要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和 《菏泽市用水效率考核办法》等配套文件。
——搞好专项整治,落实 “四个必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最基本要求是落实好“四个必须”:即取水必须经过许可审批,用水必须安装计量设施,用水必须缴纳水资源费,违法取水必须严肃查处。为推动“四个必须”落实到位,我市从5月至11月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各县区、各部门要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迅速启动各项工作,加大整治力度,严格按照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依法规范操作,务求整治实效,确保整治行动走在全省前列。
——明确供水次序,促进优化配置。今后全市供水必须遵循 “先生活,后生产,兼顾生态用水”的顺序,用水必须遵循“先地表、后地下;先客水、后当地水;先劣质水、后优质水,鼓励和倡导中水回用”的顺序,以实现分质供水、优化水资源配置目标。
——搞好宣传报道,营造舆论氛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新生事物,涉及各方利益,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因此必须强化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要让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时尚,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刘士合强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肃纪律,狠抓落实,确保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深入、富有成效。各级各部门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全力开创水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各县区县区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用水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