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7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B1]
该不该为孩子的前途“画圆”
不听父母劝 就业不上学
每年的7月,上了四年大学的学生陆续离开母校,就业难就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李鲲鹏也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他年龄不大,今年7月,还没有过21周岁的生日。
李鲲鹏是幸运的,年龄不大的他大学毕业后,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继续求学,二是可以就业。李鲲鹏在今年国家机关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中,笔试、面视顺利通过,拿到了上班的通知书。李鲲鹏尽管年纪不大,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两不误,研究生也被山东大学入取。
是就业,还是上学?李鲲鹏与父母有了分歧。李鲲鹏的父母都在机关工作。李鲲鹏的父亲对记者说:“我在党政机关工作二十多年了,机关的工作性质我是太了解啦,原则性强,条条框框多,工作很难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孩子年纪不大,本科学历就业低了些,鲲鹏即使上两年研究生再就业,年龄也不算大。学历高了,就业机会总会多些。”
李鲲鹏的想法与其父亲不一样,他说:“上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就业吗?社会才是一个大课堂,只要愿意学,有的是机会,有的是时间。提前工作,早些接触社会,也许对今后的人生路有益。再说了,从明年开始,国家有了新规定,应届毕业生要有两年工作经验,才能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这一职业,相对来说,压力小些,前途大些。”
李鲲鹏不听父母劝,放弃继续学习,走向了工作岗位。
为理想复读 父母两为难
6月29日,是今年高考学生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而在菏泽一中就读的强强(乳名),一个理科学生,考了627分的好成绩,却放弃了填报大学志愿。
6月29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强强的母亲,强强的母亲说出了孩子不愿意填报大学志愿的原因。她说:“随着中国航天业的发展,孩子很想学习航天专业。强强的心目中有两个理想的大学,一个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另一个则是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强强的这个分数,才高于重点本科线47分,高不成,低不就,考入这两个大学没希望,别的大学又不愿意上,家长无论怎么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强强的母亲在说起此事时,有些惋惜,也有些自豪。
记者从强强母亲的言语中了解到,强强年纪不大,目前还不到17岁。强强学习十分用功,是学校的“尖子”生,每年的摸底考试,他的成绩都不错,是该年级前10名的学生。
对于一个普通的高考学生来说,能考一个627分的好成绩,确实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大喜讯。可强强看着这个成绩,真有些“鸡肋”的味道!强强的母亲说:“孩子今年考的不如意,不愿意填报大学志愿,就随他的便好了。作为家长,看着这么好的成绩孩子不填报大学志愿,不愿意上大学,总觉得有些可惜。可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作为家长,也为他高兴!”
强强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继续复读,力争考取心目中的大学。
考研父母求“稳”孩子上进选“难”
暑假到了,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陆续回家,与父母团圆。可寒寒为准备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放暑假没有回来,利用暑假在学校安静地学习。寒寒的父母一是思念孩子,二是想与孩子商量研究生事宜,7月中旬,他们去西安看望孩子。
回来后,寒寒的母亲说:“在西安交通大学上了三年大学的寒寒变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主见。三年前,他选报大学志愿时,求稳不选难。可研究生考试,他选难又不求稳啦!”
三年前,寒寒的高考成绩不错,高于重点本科线近80分,除非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没有把握外,其余的大学把握性很大,可他上大学求稳,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下一步的研究生学习,他放弃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的机会,选择了清华大学。
寒寒的母亲说:“研究生考试不同于考大学,填报大学志愿,好大学上不了,次一点的大学还能上。可研究生考试,只有一次机会,选择了就没有余地,清华大学是好考的吗?可孩子却说,只要努力了,考不上也无所谓,大不了就业。”
就业是人生的必然选择,可寒寒的父母不想、也不愿意孩子过早地就业。“孩子既然选择了,就随他的便好了!”关于研究生考试问题,寒寒的父母很无奈。
记者感言:
在人生路的选择问题上,父母想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画圆”,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观点,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人生路。孩子尽管不“听话”了,父母不应该为孩子的不“听话”伤心难过,应该为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高兴才对。孩子的人生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吧,假如父母不给孩子前途 “画圆”,伤心也 就 没了。
阎世存
每年的7月,上了四年大学的学生陆续离开母校,就业难就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李鲲鹏也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他年龄不大,今年7月,还没有过21周岁的生日。
李鲲鹏是幸运的,年龄不大的他大学毕业后,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继续求学,二是可以就业。李鲲鹏在今年国家机关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中,笔试、面视顺利通过,拿到了上班的通知书。李鲲鹏尽管年纪不大,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两不误,研究生也被山东大学入取。
是就业,还是上学?李鲲鹏与父母有了分歧。李鲲鹏的父母都在机关工作。李鲲鹏的父亲对记者说:“我在党政机关工作二十多年了,机关的工作性质我是太了解啦,原则性强,条条框框多,工作很难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孩子年纪不大,本科学历就业低了些,鲲鹏即使上两年研究生再就业,年龄也不算大。学历高了,就业机会总会多些。”
李鲲鹏的想法与其父亲不一样,他说:“上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就业吗?社会才是一个大课堂,只要愿意学,有的是机会,有的是时间。提前工作,早些接触社会,也许对今后的人生路有益。再说了,从明年开始,国家有了新规定,应届毕业生要有两年工作经验,才能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这一职业,相对来说,压力小些,前途大些。”
李鲲鹏不听父母劝,放弃继续学习,走向了工作岗位。
为理想复读 父母两为难
6月29日,是今年高考学生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而在菏泽一中就读的强强(乳名),一个理科学生,考了627分的好成绩,却放弃了填报大学志愿。
6月29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强强的母亲,强强的母亲说出了孩子不愿意填报大学志愿的原因。她说:“随着中国航天业的发展,孩子很想学习航天专业。强强的心目中有两个理想的大学,一个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另一个则是西北工业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强强的这个分数,才高于重点本科线47分,高不成,低不就,考入这两个大学没希望,别的大学又不愿意上,家长无论怎么劝他,可他就是不听。”强强的母亲在说起此事时,有些惋惜,也有些自豪。
记者从强强母亲的言语中了解到,强强年纪不大,目前还不到17岁。强强学习十分用功,是学校的“尖子”生,每年的摸底考试,他的成绩都不错,是该年级前10名的学生。
对于一个普通的高考学生来说,能考一个627分的好成绩,确实是一个梦寐以求的大喜讯。可强强看着这个成绩,真有些“鸡肋”的味道!强强的母亲说:“孩子今年考的不如意,不愿意填报大学志愿,就随他的便好了。作为家长,看着这么好的成绩孩子不填报大学志愿,不愿意上大学,总觉得有些可惜。可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作为家长,也为他高兴!”
强强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继续复读,力争考取心目中的大学。
考研父母求“稳”孩子上进选“难”
暑假到了,在外地上大学的孩子陆续回家,与父母团圆。可寒寒为准备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放暑假没有回来,利用暑假在学校安静地学习。寒寒的父母一是思念孩子,二是想与孩子商量研究生事宜,7月中旬,他们去西安看望孩子。
回来后,寒寒的母亲说:“在西安交通大学上了三年大学的寒寒变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主见。三年前,他选报大学志愿时,求稳不选难。可研究生考试,他选难又不求稳啦!”
三年前,寒寒的高考成绩不错,高于重点本科线近80分,除非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没有把握外,其余的大学把握性很大,可他上大学求稳,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下一步的研究生学习,他放弃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的机会,选择了清华大学。
寒寒的母亲说:“研究生考试不同于考大学,填报大学志愿,好大学上不了,次一点的大学还能上。可研究生考试,只有一次机会,选择了就没有余地,清华大学是好考的吗?可孩子却说,只要努力了,考不上也无所谓,大不了就业。”
就业是人生的必然选择,可寒寒的父母不想、也不愿意孩子过早地就业。“孩子既然选择了,就随他的便好了!”关于研究生考试问题,寒寒的父母很无奈。
记者感言:
在人生路的选择问题上,父母想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画圆”,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观点,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人生路。孩子尽管不“听话”了,父母不应该为孩子的不“听话”伤心难过,应该为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高兴才对。孩子的人生路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吧,假如父母不给孩子前途 “画圆”,伤心也 就 没了。
阎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