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年03月1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麦田苗黄不是病专家支招促转绿

本报讯(记者时苏建)日前,记者到市农业局采访时了解到,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原因,今年我市小麦返青后仍然出现大面积发黄、新叶生长缓慢等现象,不少县区的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纷纷打电话咨询:面对当前的苗黄应该怎样进行管理?
   市农业局农技站专家闫传胜表示,由于秋冬季持续干旱,表层干土层厚,小麦分蘖节一直处在干土层中,次生根数量少、长度短、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差,加上元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小麦叶片受冻较重,部分叶片干枯。而返青后空气湿度又比常年偏小,既使浇水后也未能彻底改变,造成受冻未死的老叶变黄,程度重于常年,一些地块麦苗远距离看,颜色是比常年同期偏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闫传胜建议,面对当前情况,农民朋友要抓紧时间划锄保墒,提高地温和小麦根系吸收能力。小麦返青后旱情解除或缓解的麦田,提地温是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麦田划锄3天后,表土地温可提高2-3℃,有利于促进新喷次生根数量,弥补冬季次生根生长量少的问题。划锄时深度要在5厘米以上,以防止土壤裂缝跑墒,锄起的土不能压麦叶。而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应抓紧时间镇压保墒,促进根系和湿土密切接触,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除枯增光,借墒施肥促新叶。对于冬前麦叶已经盖严地皮,返青后干叶多,目前新叶还仍受干叶覆盖的麦田,要抓紧时间,把干枯叶耧到背垄上,改善新叶的光照条件。同时趁墒亩追施30-5-5复合肥10-15公斤,促新叶快长。结合化学除草和防治纹枯病,亩用氮磷钾总有效养分在45%以上的叶面肥或叶霸,弥补早春根系因低温吸收养分慢等不足,叶片吸收叶面肥后稳长、快速转绿。
   闫传胜提醒农民朋友,小麦苗黄有其特殊性,切忌胡乱使用激素刺激,农民朋友一定要对症处理,千万不要随便用药,以免引起受倒春寒危害或小麦徒长倒伏现象的发生。当前我市绝大部分麦田不宜使用促小麦快长的激素,这些东西可让小麦快速生长,但不能保小麦稳长。当前正是小麦一生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正常条件下增蘖、长根、长叶速度较快,如果单为了解决小麦暂时苗黄,胡乱使用类激素的药品或含有激素的肥料,对小麦中后期生长不利,且有可能加重受倒春寒危害,特别是有可能诱引小麦徒长,造成后期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