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03月3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B2]

爱亲人要赶早

那天晚上我哭了,先生和女儿听到我的哭声吓坏了,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劝慰我。
   我哭是缘于一篇小文章 “我拿什么来爱你”,说的是一个人在五岁的时候,因父亲的突然去世,母亲抚养几个孩子困难,便将他送给不能生育的大妈家,大妈家生活条件好,后来进了城,让他读书,视他犹如己出。但是在他的心中,总有一个解不开的结,那就是对母亲的怨恨。当64岁的母亲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大妈的强制下他才去了母亲的身边,气若游丝的母亲却在念叨他的乳名。那一刻,积淀在心中20多年的情结一下子释放出来,他终于懂了母亲的心。
   母亲养育一个孩子要费多少心血啊,可做子女的又有几人能报答得了母亲对子女的这份疼爱,又能怎样去体味母亲的心呀!当子女长大,一个个离开母亲走向社会,家中只有母亲独自住在农村的老屋,或住在城市里高高的楼房里,这种感觉又有谁能体会?孤独的母亲眼望着村头小路的尽头,或者在高楼的窗台守望着那熟悉的身影,盼望着孩子能在方便的时候过去看她一眼,给她说上几句话,陪她吃顿饭报个平安,就能给她特别大的满足感。
   孩子出息了,母亲默默地祝福;孩子生活不顺了,母亲会心疼。可是母亲老了,却怕给子女添麻烦,无论自己遇到什么难事,也不肯给子女说一句。母亲知道,孩子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母亲不想拖累子女,只想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母亲一个人在盼望中,在祝福中,关注着自己的子女快乐幸福!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 “子欲孝而亲不在”。当你为人父或为人母,一门心思用在自己子女身上,当子女也长大成人,自己也渐渐老去的时候,才有时间想起父母,想起自己对父母的亏欠却再也无法报答,该是怎样的苦悲啊!
   其实,爱很简单,忙时打个电话,不忙时常回家看看,听母亲唠叨点家常往事,陪母亲吃顿饭,老人就很满足了。趁家里有老人让自己爱的时候,请多给老人一份关爱吧!唯有如此,将来才会少一分遗憾,少一分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