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05月2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揭开跨国电信诈骗犯罪“外衣”
一个电话骗走1260万;犯罪集团层级分明公司化运作;诈骗过程“剧本化”操作……我国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跨国跨两岸电信诈骗案,在一些东南亚国家警方配合下抓获犯罪嫌疑人480多人,首批126名涉案人员5月24日被押解回国。
随着案件侦破,跨国电信骗子的“外衣”被揭开。
财务经理被骗
2011年11月29日,江苏苏州某公司财务经理沙某报警称被人通过电信诈骗骗走1260多万元。
案情重大!警方调查发现,11月22日,沙某接到诈骗电话,多人设计圈套,冒充公安、检察和“中央反洗钱专案组”工作人员,以该公司账户资金涉嫌洗钱犯罪名义,诱骗沙某将账户资金转入所谓的“金融监管中心保证金账户”。沙某信以为真,将公司银行账户1257.8万元以及自己银行账户8.3万元共计1266.1万元,采取银行电汇方式分别转给12个诈骗账户。几天后,沙某发现被骗,遂报案。
“他们说是公安局的,说我涉嫌一桩洗钱案。”沙某说,“现在想想真后悔,怎么这么傻,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警方侦查发现,被骗资金除90万元及时冻结外,其余1170多万元已被网银转账至数百个银行账户,分别通过台湾、泰国等地的ATM机取走。
经循线追踪,一个特大跨国跨两岸的诈骗犯罪集团浮出水面:其诈骗平台和话务窝点设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斯里兰卡、斐济6个国家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转取赃款窝点设在泰国、台湾地区,此案涉及大陆30个省(区、市)510多起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7300多万元人民币。
警方统一行动,捣毁了这一危害社会的跨国跨两岸电信诈骗集团。
诈骗集团“公司化”
这一诈骗集团有这样一个组织结构图:搭建改号、群拨群呼的一级网络诈骗平台-出租给二级诈骗平台-再出租给拨打诈骗电话的窝点-由窝点实施诈骗-转账取款。
办案民警说:“一级平台由台湾人通过深圳、厦门公司,租用美国的数十组服务器所搭建,并出租给‘BIN’平台、‘风云’平台等4个二级平台犯罪嫌疑人,再出租给拨打诈骗电话的窝点使用,获取电话流量费用。4个二级平台拨打诈骗电话数十个窝点,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斯里兰卡、斐济等国家,以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转取赃款窝点设在泰国和台湾地区。”
记者了解到,此类诈骗犯罪组织严密,采取“公司化”运行,一般分为“核心层”“VOIP技术网络诈骗平台层”“组织和拨打诈骗电话层”“网络银行转移资金层”“银行提款层”等层级。
“核心层级”是组织策划犯罪的首脑机构,主要头目大多是台湾人,犯罪窝点大多隐藏于东南亚各国,统一操控团伙的整个诈骗犯罪行动。
“网络诈骗平台层级”主要负责搭建网络、电话平台,提供电话接入、落地等服务保障,相当于技术层。
“拨打诈骗电话层级”是具体负责组织和拨打诈骗电话的,直接与境内受害人进行电话联系。他们一般在防守严密的别墅里往外拨打电话,每月除了不菲的工资收入,诈骗成功还有高额提成。
“网银转移资金层级”负责以虚假身份信息开立或直接购买他人的银行账户,接收受害人的银行转账或存款。
“银行提款层级”是最后一层,受害人将资金存入骗子指定账户后,由“马仔”立即取款并将现金存入洗钱账户,最终进入诈骗团伙头目指定账户。
诈骗过程“剧本化”
近年来,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网络和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接连发生,境内外犯罪团伙相互勾结,有专人拨打行骗电话,有专人转账、取款,形成环环相扣的“诈骗产业链条”,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上当对象大多是退休人员、家庭妇女,也有一些高校员工和机关干部。
不法分子设置陷阱,引诱他人上当受骗有一套流程化的“诈骗剧本”:
第一步: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法院、金融等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电话拨打受害人电话,编造电话欠费、收到法院传票等借口,让受害人产生疑虑和恐慌;当受害人表示质疑时,诈骗分子便谎称身份信息可能被他人盗用作案,牵涉重大经济和刑事犯罪,声称要冻结或没收受害人银行资产,甚至可能拘捕受害人,进行危言恐吓。
为打消受害人疑虑,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拨打电话核实他们打来电话的真伪,而这个电话是他们通过任意显号软件,冒用有关部门电话。
第二步:冒充办案人员。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录制“电话口供”,从中套取银行账户信息,并故意让你听到他们之间往来通话,让受害人感到自己被牵进案件,银行账户资金将被冻结或没收。
第三步:诈骗分子提出为受害人申请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受害人尽快办理新的银行卡,把原有的银行账户资金全部转过来,并让受害人将银行卡动态密码口令绑定到他的手机上。
第四步:诈骗分子以案情重大不得泄密为借口,要求受害人关闭手机,对银行工作人员也要保密。当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新的银行卡后,诈骗分子以核实“安全账户”为由,让受害人说出银行卡号,还会让受害人修改银行卡网银密码,使受害人感到密码只有自己掌握的假象,其实诈骗分子已经登陆网上银行,将资金转出去了。
刑侦专家说,按“剧本”表演过程中,骗子会故意制造停顿或敲击键盘声假装帮受害人转接其他部门,再冒充“部门”人员用严厉口气称要拘捕受害人或查封受害人资产,还会以泄密为借口要受害人不要告诉其他人,总之环环相扣,诈骗受害人。 (新华社南京5月25日电)
随着案件侦破,跨国电信骗子的“外衣”被揭开。
财务经理被骗
2011年11月29日,江苏苏州某公司财务经理沙某报警称被人通过电信诈骗骗走1260多万元。
案情重大!警方调查发现,11月22日,沙某接到诈骗电话,多人设计圈套,冒充公安、检察和“中央反洗钱专案组”工作人员,以该公司账户资金涉嫌洗钱犯罪名义,诱骗沙某将账户资金转入所谓的“金融监管中心保证金账户”。沙某信以为真,将公司银行账户1257.8万元以及自己银行账户8.3万元共计1266.1万元,采取银行电汇方式分别转给12个诈骗账户。几天后,沙某发现被骗,遂报案。
“他们说是公安局的,说我涉嫌一桩洗钱案。”沙某说,“现在想想真后悔,怎么这么傻,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警方侦查发现,被骗资金除90万元及时冻结外,其余1170多万元已被网银转账至数百个银行账户,分别通过台湾、泰国等地的ATM机取走。
经循线追踪,一个特大跨国跨两岸的诈骗犯罪集团浮出水面:其诈骗平台和话务窝点设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斯里兰卡、斐济6个国家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转取赃款窝点设在泰国、台湾地区,此案涉及大陆30个省(区、市)510多起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7300多万元人民币。
警方统一行动,捣毁了这一危害社会的跨国跨两岸电信诈骗集团。
诈骗集团“公司化”
这一诈骗集团有这样一个组织结构图:搭建改号、群拨群呼的一级网络诈骗平台-出租给二级诈骗平台-再出租给拨打诈骗电话的窝点-由窝点实施诈骗-转账取款。
办案民警说:“一级平台由台湾人通过深圳、厦门公司,租用美国的数十组服务器所搭建,并出租给‘BIN’平台、‘风云’平台等4个二级平台犯罪嫌疑人,再出租给拨打诈骗电话的窝点使用,获取电话流量费用。4个二级平台拨打诈骗电话数十个窝点,分布于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斯里兰卡、斐济等国家,以及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转取赃款窝点设在泰国和台湾地区。”
记者了解到,此类诈骗犯罪组织严密,采取“公司化”运行,一般分为“核心层”“VOIP技术网络诈骗平台层”“组织和拨打诈骗电话层”“网络银行转移资金层”“银行提款层”等层级。
“核心层级”是组织策划犯罪的首脑机构,主要头目大多是台湾人,犯罪窝点大多隐藏于东南亚各国,统一操控团伙的整个诈骗犯罪行动。
“网络诈骗平台层级”主要负责搭建网络、电话平台,提供电话接入、落地等服务保障,相当于技术层。
“拨打诈骗电话层级”是具体负责组织和拨打诈骗电话的,直接与境内受害人进行电话联系。他们一般在防守严密的别墅里往外拨打电话,每月除了不菲的工资收入,诈骗成功还有高额提成。
“网银转移资金层级”负责以虚假身份信息开立或直接购买他人的银行账户,接收受害人的银行转账或存款。
“银行提款层级”是最后一层,受害人将资金存入骗子指定账户后,由“马仔”立即取款并将现金存入洗钱账户,最终进入诈骗团伙头目指定账户。
诈骗过程“剧本化”
近年来,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网络和网银技术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接连发生,境内外犯罪团伙相互勾结,有专人拨打行骗电话,有专人转账、取款,形成环环相扣的“诈骗产业链条”,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上当对象大多是退休人员、家庭妇女,也有一些高校员工和机关干部。
不法分子设置陷阱,引诱他人上当受骗有一套流程化的“诈骗剧本”:
第一步: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法院、金融等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电话拨打受害人电话,编造电话欠费、收到法院传票等借口,让受害人产生疑虑和恐慌;当受害人表示质疑时,诈骗分子便谎称身份信息可能被他人盗用作案,牵涉重大经济和刑事犯罪,声称要冻结或没收受害人银行资产,甚至可能拘捕受害人,进行危言恐吓。
为打消受害人疑虑,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拨打电话核实他们打来电话的真伪,而这个电话是他们通过任意显号软件,冒用有关部门电话。
第二步:冒充办案人员。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录制“电话口供”,从中套取银行账户信息,并故意让你听到他们之间往来通话,让受害人感到自己被牵进案件,银行账户资金将被冻结或没收。
第三步:诈骗分子提出为受害人申请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受害人尽快办理新的银行卡,把原有的银行账户资金全部转过来,并让受害人将银行卡动态密码口令绑定到他的手机上。
第四步:诈骗分子以案情重大不得泄密为借口,要求受害人关闭手机,对银行工作人员也要保密。当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新的银行卡后,诈骗分子以核实“安全账户”为由,让受害人说出银行卡号,还会让受害人修改银行卡网银密码,使受害人感到密码只有自己掌握的假象,其实诈骗分子已经登陆网上银行,将资金转出去了。
刑侦专家说,按“剧本”表演过程中,骗子会故意制造停顿或敲击键盘声假装帮受害人转接其他部门,再冒充“部门”人员用严厉口气称要拘捕受害人或查封受害人资产,还会以泄密为借口要受害人不要告诉其他人,总之环环相扣,诈骗受害人。 (新华社南京5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