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5月24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谁给消毒餐具“消消毒”?

目前,我市大部分餐饮单位会向消费者提供消毒餐具,每套收费1—2元钱,一套消毒餐具包括:碟子、汤碗、玻璃杯、茶杯和汤匙各一个,外用塑料包装袋进行密封。真空包装的餐具能让人“放心”吗?一两块钱能买来“干净卫生”吗?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就餐前先用开水烫一遍
   采访中,很多市民对于收费的餐具是否干净卫生持否定态度。在一些餐馆,记者曾不止一次看到这样滑稽的一幕:消费者撕开消毒餐具包装,再用热水把本已“消过毒”的餐具逐个烫一遍算是消毒。家住菏泽城区丹阳路附近的刘丽娜女士称:“在使用消毒餐具之前我都会用纸巾擦拭一遍,每次擦过之后,纸巾上都会有油脂的痕迹,说明这些餐具没有洗干净,既然使用餐具花了钱,就必须要保证我们用的餐具是卫生的。”
   经常在外就餐的市民刘齐威也深有同感,“虽然包装上打着消毒餐具的字样,但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在盘子上发现了一根头发,消毒餐具包装上还标着‘餐具经过消毒,请放心使用’,就这卫生标准还要收费,可明明知道太‘坑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记者在市区8家饭店采访发现,各酒店均使用不同品牌的消毒餐具,记者从饭店买回6套不同品牌的消毒餐具,让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查看是否存在问题。工作人员介绍,这6套消毒餐具有3套不符合规定,一套是一次性塑料餐具,倒入开水会严重变形,根本不符合生产标准;其他两套则存在餐具表面清洗不干净、生产地址模糊以及没有注明出厂日期等诸多问题。
  餐馆为何偏爱“消毒碗”
   家住高平路附近的孟超近日很恼火。5月6日中午,他和家人在西安路一家饭店吃饭,当提出想用免费餐具时,却被一句冷冰冰的“没有”打发了回来。虽然一套两元钱并不多,但饭馆只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的做法,着实让包括孟超在内的不少市民憋了一肚子火。
   记者随即走访了市区12家中小型餐馆,其中10家饭店提供的是一次性包装消毒餐具,只有两家用的是免费餐具。餐馆为何如此偏爱“消毒碗”?中华路一家餐馆老板坦言,一两元钱的消毒餐具进价一般是每套七八毛钱,餐馆平均每天用掉100套,一个月就能收入近1000元。消毒餐具都是由餐具消毒公司负责运送、上门回收,餐馆根本不用操心,还可省出洗碗工工资、洗涤剂、水电等费用。
   “没风险,又能额外赚钱,何乐而不为?”一家川菜餐馆老板表示,饭店以前都是提供消毒碗柜,让顾客自取免费餐具,可一些有豁口或者裂缝的餐具谁都不想用,顾客挑来挑去就把餐具弄得乱七八糟,给饭店带来很多管理上的麻烦,而一次性餐具就避免了这些烦恼。
   一次性消毒餐具在餐馆“受宠”,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却很冤,一些不合格的消毒餐具,不但存有食品安全风险,还被无辜地转嫁了消毒餐具的成本。
  消毒餐具费究竟该由谁来“买单”
   “一套两元钱,十个人就餐就是二十元,都够一盘菜了!”家住中山路附近的关梦女士和朋友到餐厅吃饭,一入座便看到用塑料纸包装好的消毒餐具,让她大呼“受不了”。“先不说这餐具是否真正消过了毒,单说这两元钱的消毒餐具使用费就让我们心里不太舒服。本来到餐厅进行消费,餐具什么的都应该包含在服务里,我们吃饭也是出了钱的,虽然两元钱不是个大钱,但至少得让我们出得明白。”
   消毒餐具费究竟该由谁来“买单”?记者拨打了市消协的服务电话,一位姓侯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仅提供收费的消毒餐具,哪怕一两元钱,饭店就有强制交易之嫌 ,是典型的霸王条款,如果消费者遇到上述问题 ,可以选择向消保委投诉。”
   谁来为一两元钱的消毒费讨个公道?记者调查,即使饭店拒绝提供免费餐具,也鲜有消费者为这一两元钱投诉。对于应尽的收费告知,很多饭店认为,筷子袋上印着收费金额 ,就算“告知”了。但实际上,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消毒餐具,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是其应尽的法定义务,这也是消费者接受就餐的前提,先且不说“一两元钱”该谁来付,尽早建立餐具消毒行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惩罚力度,确保餐具产品的卫生安全才是当务之急。 记者 王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