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7月14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心中有“农”天地宽

——记鄄城县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吴复学
在鄄城县乡村,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农业科技干部活跃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组织农户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许多农民因此受益,收入大幅度增加。他就是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得者、鄄城县农技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吴复学。
  老百姓的“贴心人”
   吴复学1991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他常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农业、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工作中,为了节省开支,他经常骑着自行车,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坚持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工作在乡村,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对病虫害、草害、旱灾、涝灾、雹灾等特殊农情,他总是深入田间,查苗情,找症结,摆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2006年,小麦播种早,播量大,气温高,导致冬前小麦出现大面积徒长、旺长的情况,他及时组织召开研讨会、现场会,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化控措施,确保小麦正常稳健生长。2009年小麦遇到50年一遇的大旱,对小麦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他放弃了春节休假,深入灾情严重的引马、凤凰等乡镇,采取应急措施,带领群众抗旱保苗,确保了夏粮丰产丰收。
  “吨粮村”的“引路人”
   吴复学有着强烈的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2002年,为了把农业新技术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他带领技术人员到箕山镇仪楼、大埝镇魏庄等十多个村庄,进行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首创了小麦“20+40”三作三高产、麦—瓜—棉间套、小麦—玉米—辣椒间套作三种立体种植模式。这些模式经过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使一个个村庄,一个个农户逐步脱贫,走上了依靠科学种田发家致富之路。吴复学为了推广 “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和“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他在大埝镇连庄村蹲点,一住就是3年。这期间,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冰雪严冬,他都坚持在田间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小麦的精播栽培技术和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在连庄村得到广泛应用,粮食作物大面积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成为全市第一个“吨粮村”,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该村被市政府确定为全市第一批小康示范村。
  样板田的“带头人”
   十几年来,吴复学主持实施了省、市科研推广项目三十余项次,其中通过省、市验收鉴定二十余项,获奖项目17项。他主持实施的“10万亩小麦种子包衣及综合配套增产技术”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主持实施的 “菏泽市80万亩粮饲兼用作物绿色生产规范化技术推广”项目,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近年来,吴复学又主持实施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下达的UNDP花生品种改良项目,引进筛选适于当地种植的花生新品种鲁花14号、鲁花11号、丰花一号、8130等优良品种,改变了鄄城县花生品种“海花一号”一统天下的局面,加速了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2009年6月,他指导的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小面积实打亩产达到717公斤,创全市小麦生产历史最高纪录,为我市树立了小麦高产样板。通讯员 傅成银 王凤鸣 记者 焦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