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08月1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第一书记”“托”起一个家庭农场
——成武县汶上集镇付潭村“第一书记”帮助群众致富侧记
日前,成武县汶上集镇付潭行政村党支部书记付长青申办的 “成武县常青家庭农场”在县工商局成功登记注册,共租赁村民土地815亩,租期15年,标志着付潭村土地流转开始破题,为农民开辟了增收新渠道。付长青说:“没有市派驻我镇‘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李少华、‘第一书记’杨明的引导和帮助,我根本想不出这个‘新鲜玩艺’”。
付潭村耕地较多,全村996人,有耕地2620亩,人均2.6亩。由于耕地多,加上有300多人外出打工,地里主要靠留守妇女、老年人种植简单的粮食作物,不仅效益低下,而且给外出打工人员带来了很多顾虑。针对付潭村的实际情况,市派驻汶上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李少华、“第一书记”杨明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主持召开了干部会和群众座谈会,决定推行土地流转,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
路子想起来容易走起来难。如何流转?采取什么形式流转?成了干部们伤脑筋的问题。李少华、杨明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文件中找到了答案,最后决定,由党支部书记付长青领办家庭农场,以租赁的形式转包村民的土地,租期15年。
创办家庭农场,需要一定的土地规模,还要成方连片。为调动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李少华、杨明与村干部一起商讨工作方案,最后由付长青“拿”出了两项承诺:一是保证土地租金满足多数村民的意愿,每年分夏秋两季付清;二是农场 “种植工人”优先招用被租土地的村民。按照这一方案,李少华、杨明主持召开村民大会,并对思想有顾虑的村民采取入户座谈、向外出打工人员打电话的方法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使228户村民与付长青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共租赁土地815亩。
为搞活农场经营,李少华、杨明二人又马不停蹄地帮助付长青研究发展计划,四处联系合作项目。目前已与菏泽华瑞面粉厂建立合作伙伴,计划今年种植优质高筋小麦500亩,小麦良种繁育300亩,以后逐步向种植高效作物、发展设施农业转变,使农场成为村民就地打工增收的乐园、引领村民发展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
“家庭农场的建立,既能提高付潭村的土地整体效益,又能使外出打工人员安心打工,还能使留守在家的人员获得土地租金、进农场打工挣钱两项收入,更重要的是能为村民搞好示范,带动村民思想观念转变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村民的增收步伐。”李少华的几句话道出了创办家庭农场的初衷。通讯员孔令符
付潭村耕地较多,全村996人,有耕地2620亩,人均2.6亩。由于耕地多,加上有300多人外出打工,地里主要靠留守妇女、老年人种植简单的粮食作物,不仅效益低下,而且给外出打工人员带来了很多顾虑。针对付潭村的实际情况,市派驻汶上集镇“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李少华、“第一书记”杨明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主持召开了干部会和群众座谈会,决定推行土地流转,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
路子想起来容易走起来难。如何流转?采取什么形式流转?成了干部们伤脑筋的问题。李少华、杨明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文件中找到了答案,最后决定,由党支部书记付长青领办家庭农场,以租赁的形式转包村民的土地,租期15年。
创办家庭农场,需要一定的土地规模,还要成方连片。为调动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李少华、杨明与村干部一起商讨工作方案,最后由付长青“拿”出了两项承诺:一是保证土地租金满足多数村民的意愿,每年分夏秋两季付清;二是农场 “种植工人”优先招用被租土地的村民。按照这一方案,李少华、杨明主持召开村民大会,并对思想有顾虑的村民采取入户座谈、向外出打工人员打电话的方法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使228户村民与付长青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共租赁土地815亩。
为搞活农场经营,李少华、杨明二人又马不停蹄地帮助付长青研究发展计划,四处联系合作项目。目前已与菏泽华瑞面粉厂建立合作伙伴,计划今年种植优质高筋小麦500亩,小麦良种繁育300亩,以后逐步向种植高效作物、发展设施农业转变,使农场成为村民就地打工增收的乐园、引领村民发展高效农业的示范基地。
“家庭农场的建立,既能提高付潭村的土地整体效益,又能使外出打工人员安心打工,还能使留守在家的人员获得土地租金、进农场打工挣钱两项收入,更重要的是能为村民搞好示范,带动村民思想观念转变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村民的增收步伐。”李少华的几句话道出了创办家庭农场的初衷。通讯员孔令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