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年10月3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环境好了,心情就好了,邻里关系也好了
——东明县马头镇“乡村文明”建设侧记
少了邻里间的摩擦、碰撞,多了一份融洽与和睦;
少了柴草乱堆、垃圾围村,多了一份整洁与安详;
少了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的无助,多了相互帮助的温暖和感动……
高标准的绿化带、平整通畅的水泥路面,到处可以看到生动有趣的墙面画。这是记者于近日在东明县马头镇采访时看到的舒心场景。“环境好了,心情也就好了,家里邻居之间关系也好了。”三个“好”字,正代表着马头镇乡村的文明新风貌。
据了解,马头镇始终把深入开展“乡村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全镇各村队、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目标责任,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通过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乡村文明”教育活动:在全镇举办成果图片展,通过各村巡回展示,向全镇人民展示开展“四德”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掀起热爱家乡、崇尚文明、学习先进的新风尚,在全镇掀起了“学道德模范、树文明风尚”的热潮。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创造编排反映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等良好风尚的文艺节目,使“乡村文明”建设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夕阳红”娱乐团根据曾获“东明县道德模范”、“菏泽市十大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的农民郭瑞莲感人事迹编排孝亲敬老小戏曲。
与此同时,发挥文体活动导向作用,成立了“马头镇农民书法协会”,马头镇秧歌队、锣鼓队、武术队、盘鼓队、老年门球队活动队伍等业余团体,通过不同艺术活动展示孝文化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强大活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形成了政府搭台、村队组织、群众参与的局面,一年四季好戏连台,文化活动的常态化机制不断为辖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盛宴。2013年上半年,全镇已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0余场次,极大地倡扬了以“孝”为先的家庭美德,有力地推动了文明马头建设。
记者 祝见华 通讯员 郭同合
少了柴草乱堆、垃圾围村,多了一份整洁与安详;
少了孤寡老人、困难群众的无助,多了相互帮助的温暖和感动……
高标准的绿化带、平整通畅的水泥路面,到处可以看到生动有趣的墙面画。这是记者于近日在东明县马头镇采访时看到的舒心场景。“环境好了,心情也就好了,家里邻居之间关系也好了。”三个“好”字,正代表着马头镇乡村的文明新风貌。
据了解,马头镇始终把深入开展“乡村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全镇各村队、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了目标责任,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通过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乡村文明”教育活动:在全镇举办成果图片展,通过各村巡回展示,向全镇人民展示开展“四德”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掀起热爱家乡、崇尚文明、学习先进的新风尚,在全镇掀起了“学道德模范、树文明风尚”的热潮。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创造编排反映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家庭和睦等良好风尚的文艺节目,使“乡村文明”建设妇孺皆知、深入人心。“夕阳红”娱乐团根据曾获“东明县道德模范”、“菏泽市十大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的农民郭瑞莲感人事迹编排孝亲敬老小戏曲。
与此同时,发挥文体活动导向作用,成立了“马头镇农民书法协会”,马头镇秧歌队、锣鼓队、武术队、盘鼓队、老年门球队活动队伍等业余团体,通过不同艺术活动展示孝文化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强大活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形成了政府搭台、村队组织、群众参与的局面,一年四季好戏连台,文化活动的常态化机制不断为辖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盛宴。2013年上半年,全镇已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0余场次,极大地倡扬了以“孝”为先的家庭美德,有力地推动了文明马头建设。
记者 祝见华 通讯员 郭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