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1月2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情 融 天 山 雪

□宋殿儒
   小城很小,立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被大雪裹夹着显得更小,更加孤独凄凉,但它却是我一生心仪的小城,这里有我日日夜夜的念想。
   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我踏上了西域淘金的路,却在一个大雪裹夹的夜晚,一下子变成了个连房租都交不上、被赶出门外的流浪汉。那天,小城的雪下得是另一种风格,寒风呜呜抽打中,天就好像有了无数个窟窿眼儿,把大块儿大块儿的雪丢下来。无家可归的我,裹着一个军大衣,在小城唯一有路灯的那条街上无目的地晃荡。一路上我艰难地把一只脚从没入膝盖的厚雪中拔出来,挪到另一个雪坑里。我不知道要去哪儿,但是知道,我的前途已经没有路了……
   当我艰难地行走到一个单位门口时,就有一个声音朝我喊过来了:“快过来!小老乡……”我抬起头,看到一个在窝棚子底下卖烤红薯的老人在喊我。这个老人是我以前经常见到的。有一次,我买他的烤红薯,攀谈中他说自己也是一个中原的淘金者,是老乡。就在这时,一个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姑娘过来拉住了我的手。“给,我爹给你的烤红薯,暖着手到棚子里吃……”我略微歪斜下脑袋看看,知道这是老人的小女儿,她是来边疆支教的。老人曾说过,他来这里卖烤红薯,就是为了照顾女儿。
   在老人的棚子里,姑娘用手很快的速度拍打掉我身上的雪,还给我搬了一个凳子,指引我坐到老人的烤红薯炉跟前。“小伙子啊!有啥事给老乡说出来,我帮你琢磨琢磨……”那晚上,我一连吃了三个烤红薯,也把心中的事儿一股脑儿地端给了老人和姑娘。老人说,“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就认我这个老乡是亲人吧。我正有个想法,想在闹市区再开一个烤红薯摊儿呢!你要是不嫌行当低,就先帮我干着,头仨月算我的,我每月给你开三千块,往后若生意好了,就全成你的了,没地方住就先住我家,你看怎么样?”
   就这样,我留了下来。在那个小城卖烤红薯,生意是异常的好。因为,改革开放使这个高原小城融入了大社会,内地来的人几乎要占到小城原住居民一半还多。这些人远离家乡,渴望乡土,所以他们几乎在寒冷冬天里,每天都要来吃口来自中原家乡的热烤薯。所以,不到半年,我就把做生意时放飞的钱赚了回来。
   小城的夜往往是极冷的,可是生意也往往是在极冷的夜晚最好,老人每晚会指派姑娘来帮我的忙。姑娘的热诚和甜美,也就慢慢地占据了我的心。姑娘说,只要我愿意和她一样留在这个高原小城超过十年,就愿意嫁给我。当时,我信心十足地答应说,爱无疆界,但心只能零距离,姑娘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可是,当我回到内地去处理父亲丧葬事情的时候,有一天深夜,姑娘正在我的红薯摊前卖烤红薯,一辆酒驾的轿车直挺挺地朝她轧过去……一下子就把我们的爱情梦想轧成了一生都难以擦干的泪水。后来,我和老人一起把心爱的姑娘埋葬在那个海拔四千余米的小城的公墓里。再后来,由于母亲没人照管,我离开了那个小城。而老人却一直坚守在女儿身边,继续着他的烤红薯营生。可是,小城也从此成为我日夜思念的第二故乡。和老人电话中,我经常泪如雨下地给老人说起那个令我一生都忘不了的风雪夜晚,以及这辈子都不能忘的那段温暖时光。每年的清明节,我都要飞往姑娘的坟头,给她送去家乡的五谷杂粮和山丹丹花。姑娘在世的时候,曾给我说过很多次,她很想念家乡田野上乡亲们种出的那些庄稼,更喜爱田埂上和山坡上盛开的山丹丹花。
   母亲知道我的心思,临终前给我留下遗言,说是她死后一定要火化,带上她到我心仪的那个小城去陪伴她没见过面的儿媳妇。这一天,我抱着母亲的魂灵回到阔别十年的小城、回到她的身边。虽然雪夜如始,而我的心早已融化了白皑皑的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