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05月2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135封感谢信送别“第一书记”

“郑书记,真高尚,您让俺村变了样!”
   “郑书记,我们的好书记,我们真不舍得您走!”
   “‘第一书记’来良东,通路改电水卫生,打井送上高压电,扶贫问苦安路灯……衷心感谢共产党,常把书记留良东。”
   一封封感谢信印证着鱼水情深。近日,郓城县黄集乡良东村村民自发写下135封感谢信,送别山东艺术学院“第一书记”郑华丽。
   良东村地处黄河滩区,贫困、偏僻、落后。按照省委组织部部署,2012年4月起,省艺术学院开始选派“第一书记”帮包该村,他们修建了良东村东出口道路——“山艺路”,实现了村民多年盼望的“东进西出”梦。新打灌溉机井19眼,完成机井配套用电的架设,新修了排水沟渠,确保了全村1100亩农田旱涝保收;改造老化电网;全村安装了电子眼;53盏路灯照亮了村庄……“第一书记”让穷村庄提前30年实现了美丽村庄梦。
   除了改变良东村基本面貌外,“第一书记”也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村里的党员干部洗了脑:“郑书记帮包俺村两年,没喝过群众一口水,没吃过群众一顿饭,见到老人就热情地打招呼,一点架子没有。他时刻想着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良东村老党员张慎温深有感触地说。
   5月初,眼看帮扶日期已到,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村民们决定为“第一书记”立纪念碑,但郑华丽听说后坚决不同意。后来,村民们自发写下了这135封信。
   “这两年,郑书记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家乡,欢迎他常回家看看!”村民张本怀说。
   通讯员 李英 记者 郑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