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0月2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一个笼子储存 一个平台配置 一个渠道收支 一套机制监督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红利”丰厚

我市912个配置项目增加收入5.39亿元,节约资金6.1亿元
本报讯 (记者 武占民)“一张小小的社保卡折射出我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成果!”10月20日,市财政局局长周铁伦告诉记者,通过对社保卡承办权的市场化配置,财政不但节省了4500万元的制卡费用,还实现政府收益3000万元。
   “以前,大家往往忽略社保卡的承办权也是一种公共资源。”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管理局负责人潘丙波说,通过市场化配置,被忽视的潜在资源现在变成了财源。
   我市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是被困难逼出来的。作为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2013年,我市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支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6%和47%,而刚性支出占财力的80%以上。一边是缺钱,一边是一些公共资源在 “体外循环”,仅2012年全市就约有98亿财政性资金应通过而未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支出。
   怎样才能让公共资源 “滴水不漏”,并发挥最大化的效益?2013年,我市积极探索公共资源配置改革,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紧密结合,在全国率先推行“一个笼子储存、一个平台配置、一个渠道收支、一套机制监督”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新模式。
   为盘清家底,财政部门牵头清查出公共资源项目9类418项,第一批市场化配置目录将297项公共资源项目纳入“一个笼子”管理。在整合原有11个公共资源专业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统一的公共资源配置收支预算制度。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实行项目管理单位主体责任、行业管理部门首席监督责任、财政部门综合监管责任和纪检、审计部门各司其职的“多维”监管。
   据了解,2013年以来,我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率由原来的13%提高到了33%,市级共配置公共资源项目912项,实际交易197.5亿元,增加收入5.39亿元,节约资金6.1亿元。其中,仅对公共设施广告设置和经营权的市场化配置收入就达到2288.7万元。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为解决财政困难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和新途径!”周铁伦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市里成立市级担保公司,通过对担保基金承办权进行市场化配置,实现政府收益2800万元;设立创业引导基金和创投公司,对创投基金承办权实行市场化配置,在一个月的试运营期间就实现政府收益800万元。
   改革提高了政府统筹公共资源的能力,使政府有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有底气去发展社会事业。市财政通过统筹土地资源和公共资源收益,投资10亿元支持菏泽一中老校区改建和南校区扩建。市级筹措资金1亿元,支持建设了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城区公交场站建设,购买新能源公交车150辆。
   统一、开放的资源配置市场的形成,提高了市场集聚和辐射能力。两年来,仅市级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就吸引市场竞争主体8309家,新增6986家。土地、资本、资产等市场要素的增加和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2.2亿元,同比增长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