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3月29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刘桥村的秘密——
一次聊天“趟”出路 木耳“长”在椅子上
鄄城县红船镇刘桥村是远近闻名的木耳专业村。为啥人家有名气,因为刘桥一个村就有400多个种木耳的大棚。
外人不知道,改变刘桥村的竟然是霍道宪一次不经意的聊天。
刘桥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一直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收入较少,于是有许多人家打椅子卖。
木匠一动家活什,当然剩下一堆木屑和锯末。这东西一不能烧火,二不能肥田,原来都是扔掉。后来,有外地人来收购,刘桥人就将锯末以“三核桃俩枣”的价格卖给人家。
2009年,霍道宪跟一位买锯末的鱼台人闲说话,问人家:“您买锯末都干啥?”人家说:“拉回去种木耳。”
霍道宪开着车就跟人家去考察木耳了。到鱼台问了问,他发现种木耳效益好,技术也不复杂,回来就动员大家伙种木耳。还真别说,真有一些人被他“挑拨”动心了。
“头一年大意了,技术没完全掌握,白瞎的不少,效益也不好。第二年,全村二十多家种的,菌种买瞎了,又赔钱了。大伙泄劲了,不干了。”霍道宪说。
两次失败,并没有使霍道宪灰心丧气,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经过专心学习、认真摸索,第三年终于获得了大丰收。
“那一年木耳大丰收,行情也很好。我们一个棚就赚了十万多元。”霍道宪说。
木耳种植的成功为刘桥村乡亲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霍道宪及时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与信息传授给大家伙,帮助大家发展木耳种植。几年下来,村里的木耳种植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木耳种植技术也不是多难学的事,关键要掌握温度,千万不要太凉,只要不高于30度,不低于20度,木耳成功率就很好。一般都是年前种,三月份上架,四月份划口,五月份出第一茬。一年内,一个木耳袋可以采六到七茬。”霍道宪经常被邀请出去讲课,从种植、管理到销售,都讲得深入浅出、头头是道,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红船镇刘桥村村委会主任王福启说,在霍道宪的带动下,刘桥村有的一家搞五六个棚。原先,村里的劳力都出去打工,现在外出打工的人几乎没有了,都在家种木耳。
随着木耳种植户的增多、种植规模的扩大,霍道宪又和最早的几个种植户联合牵头成立了首佳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产品”的经营模式,与种植户联合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大大促进了木耳产业的膨胀发展。眼下,刘桥及周边村庄发展木耳种植大棚1000多个。
吴凡让家住郓城县黄安镇黄北村。他跟着霍道宪学习木耳种植技术,去年种了两个棚,收入近20万元。在刘桥周边村庄,像吴凡让这样靠种木耳发财的农户多了去。
“合作社今年预计产值将突破亿元。随着电子网络的普及,我们开展了网络销售,跟阿里巴巴、一呼百应等网站合作,仅今年网络销售额就已达三百多万元。”霍道宪说。 记者 武占民
外人不知道,改变刘桥村的竟然是霍道宪一次不经意的聊天。
刘桥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一直以传统种植业为主,收入较少,于是有许多人家打椅子卖。
木匠一动家活什,当然剩下一堆木屑和锯末。这东西一不能烧火,二不能肥田,原来都是扔掉。后来,有外地人来收购,刘桥人就将锯末以“三核桃俩枣”的价格卖给人家。
2009年,霍道宪跟一位买锯末的鱼台人闲说话,问人家:“您买锯末都干啥?”人家说:“拉回去种木耳。”
霍道宪开着车就跟人家去考察木耳了。到鱼台问了问,他发现种木耳效益好,技术也不复杂,回来就动员大家伙种木耳。还真别说,真有一些人被他“挑拨”动心了。
“头一年大意了,技术没完全掌握,白瞎的不少,效益也不好。第二年,全村二十多家种的,菌种买瞎了,又赔钱了。大伙泄劲了,不干了。”霍道宪说。
两次失败,并没有使霍道宪灰心丧气,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经过专心学习、认真摸索,第三年终于获得了大丰收。
“那一年木耳大丰收,行情也很好。我们一个棚就赚了十万多元。”霍道宪说。
木耳种植的成功为刘桥村乡亲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霍道宪及时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与信息传授给大家伙,帮助大家发展木耳种植。几年下来,村里的木耳种植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木耳种植技术也不是多难学的事,关键要掌握温度,千万不要太凉,只要不高于30度,不低于20度,木耳成功率就很好。一般都是年前种,三月份上架,四月份划口,五月份出第一茬。一年内,一个木耳袋可以采六到七茬。”霍道宪经常被邀请出去讲课,从种植、管理到销售,都讲得深入浅出、头头是道,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红船镇刘桥村村委会主任王福启说,在霍道宪的带动下,刘桥村有的一家搞五六个棚。原先,村里的劳力都出去打工,现在外出打工的人几乎没有了,都在家种木耳。
随着木耳种植户的增多、种植规模的扩大,霍道宪又和最早的几个种植户联合牵头成立了首佳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农产品”的经营模式,与种植户联合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大大促进了木耳产业的膨胀发展。眼下,刘桥及周边村庄发展木耳种植大棚1000多个。
吴凡让家住郓城县黄安镇黄北村。他跟着霍道宪学习木耳种植技术,去年种了两个棚,收入近20万元。在刘桥周边村庄,像吴凡让这样靠种木耳发财的农户多了去。
“合作社今年预计产值将突破亿元。随着电子网络的普及,我们开展了网络销售,跟阿里巴巴、一呼百应等网站合作,仅今年网络销售额就已达三百多万元。”霍道宪说。 记者 武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