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7月1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沙土集战役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在山东省郓城、菏泽、巨野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由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第6纵队和炮兵纵队主力转至寿张地区,与先期到达鲁西南的第3、第8、第10、第1、第4等5个纵队组成外线兵团(亦称陈粟大军),并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先在鲁西南打开局面,尔后向豫皖苏挺进。
1947年6月30日,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转入外线作战,并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以第3、第8、第10纵队和第1、第4纵队从鲁中分别向鲁西、鲁南进击。1947年8月初,华东野战军为策应刘邓大军“经略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遵照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的决定,以第1、3、4、6、8、10纵队、特种兵纵队及刘邓大军第十一纵队,共八个纵队,组成以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为司令员的西线兵团(又称外线兵团或榘、唐兵团),在陈毅、粟裕的率领下,挺进鲁西南地区,与刘邓大军、陈谢大军紧密配合,举行战略进攻。国民党政府为节制西线兵团的军事行动,向鲁西南战场集结了35个旅的兵力,从而,敌我双方在鲁西南地区形成了艰苦卓绝的拉锯式运动战和攻坚战。“鲁西南地连中原,北靠黄河,南依陇海线,东临津浦线,西接平汉线,地域广阔,是进入中原的门户,又是中原防御的屏障,战略位置及其重要。”时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陈士榘曾对菏泽地区有过这样的评价。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把鲁西南当作大反攻的跳板不是偶然的,菏泽地区从历史上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7年的鲁西南更是硝烟弥漫,敌我双方在这里来回拉锯。我军把鲁西南当作战略反攻的跳板,敌人则把鲁西南看成战略防守的要地,派来重兵围追堵截。刘邓大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28天歼灭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经过短暂休整即将千里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走后,作为大军后方的鲁西南必将空虚,就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前3天,陈毅、粟裕率领华野西兵团悄悄进入了鲁西南。于是,历史上一场精彩的歼灭战就拉开了序幕。
1947年9月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恢复和发展豫皖苏解放区,协同刘邓、陈谢两军经略中原,并协助山东、苏中解放区军民作战,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转入外线作战,决定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第6、第10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一部南渡黄河,与第1、第3、第4、第8纵队会合,组成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并立即抓住战机,以第3、第6、第8纵队由先期到达鲁西南的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挥,采取南北夹击部署,全歼由曹县向北进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57师。7日下午,各部队发起攻击,整编第57师收缩于菏(泽)巨(野)公路上的沙土集镇及附近地区转入防御。第3纵队和第6纵队主力由北向南,第8纵队由南向北对其实施包围。沙土集四周筑有寨墙,寨外有壕沟,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大片沙土地,地势较高。57师在村四周设了两道鹿砦,筑了地堡和单人掩体,村内要道、巷口也挖了地堡。他们还派出一个团在沙土集周围的马庄、徐庄、董楼守备,主力全部龟缩在沙土集。我军迅速扫清敌军外围阵地后,于8日夜里在炮火掩护下向沙土集发起攻击。八纵队指战员奋勇冲击、一路猛攻,占领有利地形后迅速攻入城内,在向敌纵深发展时遇敌顽强阻击,双方展开近距离激烈巷战,村落反复争夺,阵地失而复得,枪声、炮声、厮杀声连成一片,战斗达到白热化。国民党整编57师中将师长段霖茂一再严令蒋军官兵固守待援,“誓与阵地共存亡”,在他的叫嚣督战下,敌人多次轮番组织疯狂反击,双方伤亡都很大。激战至9日晨,我军在不足一日两夜的时间里全歼整编57师师部及所属117旅和预备4旅共9000余人,生俘中将师长段霖茂、117旅少将旅长罗觉元、60旅少将旅长王理直以下官兵8000余人,毙伤2000余人,共万余名,缴获日式榴弹炮8门,山炮20余门,野炮2门,战防炮3门,步兵炮4门,轻重机枪数百挺。在此期间,从郓城、菏泽方向向沙土集增援的国民党军第5军等部,均被第10纵队(附第6纵队第17师)和第1、第4纵队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击退。
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对沙土集战役的胜利发表谈话称:“我军全歼蒋军整57师的胜利,对于保卫山东解放区和山东人民起了重大作用,是华东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及人民解放军全面反攻中一个有价值的贡献。这一胜利,说明蒋军在山东一再挣扎的重点攻势已最后宣告破产。蒋军从此转为被动,我军从此转为主动。”毛主席也高度评价沙土集战役是一个经典之战,“沙土集歼灭敌57师(整编)的胜利,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值得庆贺。”
沙土集战役胜利后,在整个鲁西南地区,除国民党第一81旅独守菏泽孤城下外,几无国民党驻军,全境基本上解放。
牡丹区档案局 丁慧颖 供稿
1947年6月30日,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转入外线作战,并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以第3、第8、第10纵队和第1、第4纵队从鲁中分别向鲁西、鲁南进击。1947年8月初,华东野战军为策应刘邓大军“经略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遵照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的决定,以第1、3、4、6、8、10纵队、特种兵纵队及刘邓大军第十一纵队,共八个纵队,组成以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为司令员的西线兵团(又称外线兵团或榘、唐兵团),在陈毅、粟裕的率领下,挺进鲁西南地区,与刘邓大军、陈谢大军紧密配合,举行战略进攻。国民党政府为节制西线兵团的军事行动,向鲁西南战场集结了35个旅的兵力,从而,敌我双方在鲁西南地区形成了艰苦卓绝的拉锯式运动战和攻坚战。“鲁西南地连中原,北靠黄河,南依陇海线,东临津浦线,西接平汉线,地域广阔,是进入中原的门户,又是中原防御的屏障,战略位置及其重要。”时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陈士榘曾对菏泽地区有过这样的评价。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把鲁西南当作大反攻的跳板不是偶然的,菏泽地区从历史上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7年的鲁西南更是硝烟弥漫,敌我双方在这里来回拉锯。我军把鲁西南当作战略反攻的跳板,敌人则把鲁西南看成战略防守的要地,派来重兵围追堵截。刘邓大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28天歼灭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彻底打乱了国民党军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经过短暂休整即将千里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走后,作为大军后方的鲁西南必将空虚,就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前3天,陈毅、粟裕率领华野西兵团悄悄进入了鲁西南。于是,历史上一场精彩的歼灭战就拉开了序幕。
1947年9月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恢复和发展豫皖苏解放区,协同刘邓、陈谢两军经略中原,并协助山东、苏中解放区军民作战,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南渡黄河转入外线作战,决定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第6、第10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一部南渡黄河,与第1、第3、第4、第8纵队会合,组成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并立即抓住战机,以第3、第6、第8纵队由先期到达鲁西南的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挥,采取南北夹击部署,全歼由曹县向北进攻的国民党军整编第57师。7日下午,各部队发起攻击,整编第57师收缩于菏(泽)巨(野)公路上的沙土集镇及附近地区转入防御。第3纵队和第6纵队主力由北向南,第8纵队由南向北对其实施包围。沙土集四周筑有寨墙,寨外有壕沟,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大片沙土地,地势较高。57师在村四周设了两道鹿砦,筑了地堡和单人掩体,村内要道、巷口也挖了地堡。他们还派出一个团在沙土集周围的马庄、徐庄、董楼守备,主力全部龟缩在沙土集。我军迅速扫清敌军外围阵地后,于8日夜里在炮火掩护下向沙土集发起攻击。八纵队指战员奋勇冲击、一路猛攻,占领有利地形后迅速攻入城内,在向敌纵深发展时遇敌顽强阻击,双方展开近距离激烈巷战,村落反复争夺,阵地失而复得,枪声、炮声、厮杀声连成一片,战斗达到白热化。国民党整编57师中将师长段霖茂一再严令蒋军官兵固守待援,“誓与阵地共存亡”,在他的叫嚣督战下,敌人多次轮番组织疯狂反击,双方伤亡都很大。激战至9日晨,我军在不足一日两夜的时间里全歼整编57师师部及所属117旅和预备4旅共9000余人,生俘中将师长段霖茂、117旅少将旅长罗觉元、60旅少将旅长王理直以下官兵8000余人,毙伤2000余人,共万余名,缴获日式榴弹炮8门,山炮20余门,野炮2门,战防炮3门,步兵炮4门,轻重机枪数百挺。在此期间,从郓城、菏泽方向向沙土集增援的国民党军第5军等部,均被第10纵队(附第6纵队第17师)和第1、第4纵队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击退。
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对沙土集战役的胜利发表谈话称:“我军全歼蒋军整57师的胜利,对于保卫山东解放区和山东人民起了重大作用,是华东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及人民解放军全面反攻中一个有价值的贡献。这一胜利,说明蒋军在山东一再挣扎的重点攻势已最后宣告破产。蒋军从此转为被动,我军从此转为主动。”毛主席也高度评价沙土集战役是一个经典之战,“沙土集歼灭敌57师(整编)的胜利,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值得庆贺。”
沙土集战役胜利后,在整个鲁西南地区,除国民党第一81旅独守菏泽孤城下外,几无国民党驻军,全境基本上解放。
牡丹区档案局 丁慧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