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0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6]

一身“土”的“第一书记”

——记省派曹县仵楼镇袁窑村“第一书记”张殿起
“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春秋两季尘土飞扬。”这是曹县仵楼镇袁窑村村民李增彦对村里自然环境自嘲说的话。1855年,黄河改道后留下来的故道,在曹县绵延百里,袁窑村就在故道上,土地盐碱化让这里逐渐贫瘠。
   去年2月份,省警察学院选派张殿起到仵楼镇袁窑村任“第一书记”,让这个贫弱的小村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张书记刚来时,村里正在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他扛着个包来报到。一听有工作,二话不说,放下包拿起扫把开始打扫卫生,一点也不像省里的干部。”袁窑村党支部书记王付军说。
   刚到村里,张殿起拿着马扎与村民聊天,了解村里的情况。在张殿起的笔记本上,他引用两个感叹号,这样写道:袁窑村往南不远就是河南界,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大村,同时也是全县数得着的贫困村!全村3000多亩耕地,因为经营不善,大部分变成亩产效益不足300元的林荒地,青壮劳力纷纷外出打工,老弱妇女留在村里,土里刨食,靠天吃饭,苦日子过惯了,谁也没啥盼头!
   面对困境,咋办?张殿起一个人在村前一片长庄稼不行的沙淤地里,想了好久,理出了“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村庄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这是从根本上改变袁窑村贫困面貌的治本之策。张殿起先把村干部思想工作作为开局之战,团结村干部拧成一股绳。村里的大事小事他带着村干部,把党课、民主讨论等党的法宝重新用起来,为村干部们上党课,开展讲党性、谋发展大讨论;带领全体干部到潍坊寿光、商丘等地学习经验、开阔眼界。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愿意跟着张殿起一块干。
   现在,袁窑村的党员干部开会时,没有请假的、没有迟到的。任务布置下去,干部不叫苦、不叫累,无条件执行,坚决完成任务。群众对村干部的印象改变了,对村干部有了信心,更加拥护党、相信党,也相信党的干部是干实事的,以前村“两委”提出的事无人响应,现在是一呼百应,干劲十足。
   班子强,民心顺。张殿起把目光瞄向村里的2600亩林荒地,这可是个硬活。因为荒地上有村里每家每户种的树,涉及全村每家每户,别看不值钱,但真要收归集体统一耕种,谁都怕吃亏。由于村里搞过牛蒡、辣椒和双孢菇大棚种植,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村民已经严重不信任村干部,村民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敌对。
   于是,张殿起一家一户做村民的工作,为了彻底打消村民的疑虑,他四处奔波筹集20万元启动资金,先行支付了村民的土地流转金,赢得了村民的初步信任,把树全部刨了。地有了,下一步种什么?怎么种?为了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最大的效益,张殿起带领村干部四访寿光、三下商丘,了解农产品市场行情,决定退林还耕1600亩,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春季种植辣椒和红薯,秋季种植洋葱。
   从伐树、刨根到施肥、育苗,村干部的热情被不断激发,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深,天不亮就下地,天黑了才收工,脸晒黑了,手磨破了。张殿起每天和村民一块下地,一身油土不顾着洗。他说:“太累了,晚上躺下就能睡着。”
   现在,袁窑村的辣椒已收获,亩产效益4000元,扣除成本,净收入在2500元以上,村民收益每亩高达2000元。种植的红薯也收获在即,村里出资5万元购买粉条加工设备1套,并注册了袁窑三原牌商标,粉条加工基地办得红红火火。
  通讯员 王子玉 记者 臧 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