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1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开发区乡村文明行动有声有色
本报讯 (通讯员 史月琴 游海龙 记者 宋庆思)在乡村文明建设中,东明县经济开发区采取有效措施,虚功实做,将乡村文明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各项活动有声有色,收到良好效果。
积极践行新农村新生活。以服务、设施、阵地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文明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积极推广建设新农村文化小广场,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发掘农村优秀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民族间文化,注重农村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群众中出现了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等陈规陋习,给广大群众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为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节俭、健康的新民俗,开发区村村都成立了由村党支书任会长,村主任为副会长的红白理事会,开发区、村理事会对红白喜事的菜数、烟酒及礼金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并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文化大院等广泛宣传。
大力推进村容村貌建设。以硬化、绿化、净化为重点,美化村庄庭院环境,建设村居整洁美观的新家园。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逐步向背街小巷扩展;主街道安装路灯,实现亮化;街道两旁栽植花草树木,庭院内外搞好绿化;主街道两侧墙体立面全部粉刷,及时清除乱涂乱画和小广告,实现美化。搞好村庄规划,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村庄清洁工程,实施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消除脏乱差现象。
积极开展乡村道德活动。以关爱、诚信、互助、环境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在东三里、东吴庄尝试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使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融入到千家万户。
积极践行新农村新生活。以服务、设施、阵地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文明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抒发情感、愉悦身心。积极推广建设新农村文化小广场,实施乡土文化品牌战略,发掘农村优秀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民族间文化,注重农村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群众中出现了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等陈规陋习,给广大群众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为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节俭、健康的新民俗,开发区村村都成立了由村党支书任会长,村主任为副会长的红白理事会,开发区、村理事会对红白喜事的菜数、烟酒及礼金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并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文化大院等广泛宣传。
大力推进村容村貌建设。以硬化、绿化、净化为重点,美化村庄庭院环境,建设村居整洁美观的新家园。村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逐步向背街小巷扩展;主街道安装路灯,实现亮化;街道两旁栽植花草树木,庭院内外搞好绿化;主街道两侧墙体立面全部粉刷,及时清除乱涂乱画和小广告,实现美化。搞好村庄规划,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村庄清洁工程,实施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消除脏乱差现象。
积极开展乡村道德活动。以关爱、诚信、互助、环境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在东三里、东吴庄尝试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使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融入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