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19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种养结合 产业带动

小井镇:“想方设法”让贫困户快速脱贫

本报讯 (记者 时苏建)“俺在这里打工每个月能领到1500元钱,每天工作八小时,工作很轻松,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8月12日,在东明县小井镇牛集行政村的吉兴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内,正在腌制鸭蛋的村民乔春英对记者说。
   乔春英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常年在外打工,由于公公婆婆常年有病,丈夫打工赚的钱大部分要花在老人身上,再加上两个孩子要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自从到合作社打工两个多月来,她已经领到了3000元钱。”乔英红说,每个月1500元虽然不多,但目前已经大大改善了她家的生活条件,她相信在不久以后,他们家一定能过上小康生活。
   吉兴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小井镇一个产业扶贫示范点、扶贫就业点,也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孵化地,主要经营鸡、鸭等畜禽养殖及咸鸭蛋、松花蛋等蛋制品加工。据合作社经理牛庆军介绍,老牛集生产的咸鸭蛋,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是皇宫贡品,曾博的五位皇帝和众多王宫嫔妃的赞誉,名扬天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去年成立了合作社,采取基地+农化+公司+合作社的模式,为周边贫困户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有效带动周边贫困户养殖。
   牛庆军说,合作社目前的效益还不错,他们已经开始计划今年年底扩大生产加工规模,建成后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吉兴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该镇挂牌成立的第九个扶贫示范点,类似于这样的产业扶贫示范点还有十二个。
   刘卫明曾是该镇洼刘村的一个贫困户,在镇里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他用“富民生产贷”贷到的资金,入股到本村的洼刘家畜养殖厂内,不但每年都有5000元的年底分红,他本人和其他四户村民也被安置到厂内打工。如今,贫困户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过去式,他们已经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刘卫明说:“俺平时在养殖场里干些杂活,每个月可以领到2000元的工资,再也不用靠政府救济了。”
   养殖场经理刘进华告诉记者,今年3月,他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建起了养殖场,由于缺乏资金,又以“富民生产贷”的形势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政府帮助贷款,并安置贫困户到养殖场内干些杂活,不但提高了贫困户的人均增收,同时也解决了养殖场资金缺乏的问题,扩大了养殖规模,实现了养殖场和贫困户的双赢。
   刘进华说,目前已有10户贫困户入股,养殖场全部建成投产后,还可以安置贫困户就业30余人,实现当年脱贫。
   据小井镇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小井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的任务要求,立足该镇实际,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建立了三个扶贫示范区、三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3个产业扶贫示范就业点、16个扶贫就业点,并通过产业带动,为贫困户解决就业、务工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目前,已经为715户、2345人创造了脱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