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2月0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让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

记市党代表、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李玉如
  开 栏 的 话
        中国共产党菏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即。从今日起,本报开设《喜迎党代会·党代表风采》专栏,聚焦基层党代表中的先进模范人物,陆续对他们的事迹作专题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李玉如是鄄城县董口镇党委书记,菏泽市第十三届党代表。面对黄河滩区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的实际,他带领党委、政府一班人,深入村户,扎实苦干,建“扶贫车间“、实行“一户一案”,一大批贫困户获得了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为当地贫困群众“真实地摸到了脱贫的大门”。
  “小窝棚”启发大思路
    2015年11月份,李玉如到代堂村走访,看到了几间自发搭建的“小窝棚”式的发制品加工点。74岁的李爱云告诉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来这里干点小活,累不着,和老姊妹说说笑笑还能挣钱贴补家用。”李玉如为找准扶贫的切入点,做到扶贫工作的精准滴灌和靶向治疗,他组织发动全镇党员干部,针对8796名贫困人口的脱贫愿望、生产技能、就业状况、健康情况进行了详细摸排。同时,他本人在95个自然村逐一召开座谈会,和贫困户面对面交流,撰写扶贫笔记126篇3.2万余字。李玉如想:镇里大部分贫困人口不仅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要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要为他们搭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平台,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把就业机会送到“家门口”
   李玉如经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针对有劳动能力的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建设扶贫车间,让他们聚集起来,扩大生产空间,提高生产能力,改善工作环境。他在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反复论证后,决定利用村小学旧址、村集体活动场所旧址和闲置的民宅,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董口镇在全镇推行这种以村村建设就业扶贫点的方式。面对重重困难和资金压力,李玉如毅然筹措资金460万元,率先为33个行政村各建了一处300平方米左右的扶贫就业车间。然后按照就业门槛要低、增收效果要好、产业发展要稳、可以就近就业的标准,引导户外家具、头发制品、服装加工、电子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
  “扶贫车间”“放活儿”。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产业支撑就业“扶贫车间”
   为充分发挥扶贫车间在扶贫攻坚中的主战场作用,李玉如采取措施保障扶贫车间的高效利用。通过招商或鼓励返乡创业,吸引更多的“新奇美”项目落户董口。当了解到双庙村的李志超有回乡创业的愿望时,李玉如亲自登门拜访,鼓励他承租了三个扶贫就业车间。目前,李志超每个车间的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还帮助附近群众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三个车间共吸纳工人268人,其中贫困人口107人。选好用好“乡村能人”、“小老板”。这些人或者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或者有代加工项目的资源,也或者是在大厂家干过的有经验的工人,他们承包扶贫车间,在厂家拿到“活儿”集中村里劳动力在车间内代加工。目前,全镇33个扶贫就业车间共吸纳50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在40%以上。
  “一户一案”精准施策
   臧庄村共有贫困户39户,每户有每户的特点。李玉如对此就一户制定一个精确方案,进行精准滴灌。该村的臧建柱本来有豆腐加工手艺,2010年的一场大病让他一夜返贫,好端端的豆腐加工机也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使用。现在他虽然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因为没钱购买设备而不能重操旧业。他在走访中了解到臧建柱的情况后,镇里拿出1200元为他购置了新的豆腐加工机。目前,臧建柱的豆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天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通过对臧庄等四个村庄的精准施策试点,共有122户贫困户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脱贫之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董口镇投资200余万元,于去年11月底之前在全镇所有村庄全面推行“一户一案”精准施策,让每个贫困户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扶贫政策,加快脱贫步伐。
  通讯员 傅成银 房正 记者 焦同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