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2月17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5]

“小二黑”的文化大能量

——记定陶区马集镇文化站长刘忠玉
“刘忠玉是俺们镇的文化站长!乡亲们都喊他‘小二黑’。现在镇上谁不知道俺‘二黑’哥!他编的戏可上过新闻联播呢!”在定陶区马集镇问起刘忠玉,无人不知。说起他时,村民总会竖起大拇指,夸一声“文化能人”。
   坐在记者对面的刘忠玉黑黑瘦瘦,是个典型的庄稼汉形象。“俺叫刘忠玉,是定陶区马集镇文化站长,从小就叫二黑,名孬好成人!”介绍起自己,脸上还挂着憨憨的笑容。如此一个形象,实在很难把他和细腻的曲艺、活泼的舞蹈队联系起来。
  写新闻的曲艺发烧友
   从小就热爱曲艺的刘忠玉,看到别人拉二胡就挪不动步。高中毕业后,坚持着对曲艺的热爱,他选择到菏泽艺术馆接受一年半的专业曲艺培训,学习了简谱、唱腔、伴奏等基本功。课余时间,看着摄影老师用相机摄影,喜欢钻研新鲜事物的他又心头一痒,开始跟着别人学摄影。曲艺和摄影这两个爱好让他的生活格外丰富。
   1996年,刚开始工作的刘忠玉,并没有从事曲艺工作,而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工作后的他,每天都在马集镇上寻找新闻素材,第一年,各家报刊就刊登他的图片新闻20篇,第二年60篇,第三年100篇……他开始通过图片新闻向社会展现马集镇的点滴变化。但是在他心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寻找老艺人,搜集老唱段、老唱词。他走街串巷,拜访10多位老艺人,并拜在了80岁老艺人朱启作的门下,学习戏剧唱作;同时,听街坊邻居讲故事积累素材,靠脑记、用笔写,足足积累下了两万条素材。
  不会跳舞的领舞人
   2002年,刘忠玉开始担任马集镇的文化站长。作为基层文化战线的领头人,如何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成了摆在刘忠玉面前的头等大事。
   2011年,广场舞逐渐流行起来,看着定陶其他的乡镇都组建起自己的舞蹈队,刘忠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须得组建自己的广场舞队伍。”刘忠玉暗暗下定决心。六年间,为了组建舞蹈队,他走街串巷没少奔波,帮各个村组织队员、组建队伍,培训村级文艺骨干,联系区镇舞蹈老师下村指导……
   “一开始是我自己喜欢跳,后来二黑哥找到我,让我带大伙一块儿跳。但在农村,让妇女们去广场上跳舞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啊!”马集镇大张楼村阳光舞蹈队队长牛美兰,回忆起舞蹈队刚成立的时候颇有感慨:“刚开始跳舞,大家都不好意思,说风凉话的也有,我有好多次想过放弃,都是二黑哥一直鼓励我,我们团队才一直坚持着,现在我们舞蹈队有30多人呢。”
   慢慢地,马集镇每个村都有了自己的舞蹈队。以前静悄悄的傍晚,现在在舞蹈队的带领下逐渐热闹起来,邻里之间交流频繁了、隔阂放下了、笑容也多了。
  电三轮里的创作人
   谈及自己的曲艺创作,刘忠玉坚持带领记者来看看自己的 “创作天堂”——他的一辆红色电三轮。打开三轮车的小门,只见车里笔、本子、暖瓶、馒头、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应有尽有,“我喜欢开着我的电车,去僻静的地方创作。有时候我就住在车里,睡着睡着觉,灵感来了就立马爬起来写,饿了就吃口馒头。”刘忠玉说道。
   在以苦为乐的曲艺创作过程中,刘忠玉共创作出了 《退彩礼》、《村官说媒》、《选女婿》等20部曲艺作品,作品主题大多是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移风易俗、弘扬社会公德,反映新农村变化等,在全区范围内广为流传。
   家住马集镇和庄村22岁的王丽,原本打算在结婚的时候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小汽车,安排20辆婚车和600元一桌的酒席。看完《退彩礼》的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家考虑许久,决定10万元的车不买了,将20辆婚车改为6辆、酒席改为300元一桌,“三金”也不要。“自从《退彩礼》在我们村演出后,大家都很欢迎,还有人来找我说,二黑你快点再写写、多唱唱,让彩礼钱更少些!”说这话时的刘忠玉,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自豪。令刘忠玉没想到的是,他创作的两夹弦作品《退彩礼》竟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看到新闻的那一刻,刘忠玉喜极而泣:“我一个小小的文化站长,自己的作品能被乡亲们认可已经很幸福了,从来没想过,《新闻联播》能认可我的作品,我这一辈子值了!”
   说起自己下一步的打算,刘忠玉兴奋地说:“我还要拍微电影,学习更多当今人们喜欢的活动方式!而且,我作为一名基层文化站长,不仅要把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更有责任把咱们国家的方针政策、移风易俗、好人好事、社会正能量在农村这片天地传播开来,让群众都能有所接触、有所感悟、有所变化!”通讯员 杨晶茗 颜文珠 记者 刘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