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民生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3月3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常使花随人意开愿留春色在人间

——

吕传德和他的绢花制作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可是,菏泽开发区丹阳办事处刘庙社区吕传德的家里,花红何止是百日。因为人家老吕是制作绢花的。
   老吕的家就是一个制作绢花的作坊。您别看这小院不大,却摆满了各种形象逼真的绢花,尤其以牡丹为最多。
   老吕今年五十多岁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琢磨起了绢花的制作。为了能够做出颜色鲜艳、花型相似的牡丹绢花,人家老吕那可真是没少费了功夫。
   “第一届国际牡丹花会开过后,咱就想,牡丹最代表菏泽,一定要把牡丹绢花做得跟真牡丹一样逼真。”吕传德说,一开始,他的牡丹绢花做得不太像,很难掌握颜色搭配,还有叶子支架的制作难度很大。
   他不断到外地考察,回到家后一遍遍尝试。可是,布染的颜色跟鲜艳的牡丹花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让绢花牡丹不掉色、不变形,当初并不富裕的老吕狠心买下了制作绢花的机器。
   “当时经济上很困难,咱菏泽也没有人研究绢花牡丹制作。我就下狠劲费功夫搞钻研。现在,咱做的绢花牡丹颜色很协调,很逼真,也不掉色了。”吕传德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放弃的老吕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第三届、四届国际牡丹花会期间,他的绢花牡丹销量就过万支了。简单的牡丹造型慢慢地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老吕又在盆景上打起了主意。
   “为制作盆景仿真牡丹,我专门从广东请老师过来指导,最后终于弄成功了。”吕传德说,
   事实上,每年的六、七月份是绢花制作的最佳时间。当大家伙都在乘凉避暑的时候,吕传德已经领着工人开始忙活了。
   “8月份以后开始大规模生产,其他的时候干得慢,颜色也难固定。”吕传德说,手工制作绢花虽然繁琐,但做出的成品却极其精致。
   从最初制作单株牡丹,到现在制作大型盆景,老吕的产品在市场上一直都比较畅销。每年的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他还会在牡丹园里摆摊零售。由于外地游客比较多,绢花牡丹又易存放、携带,销量也比平时翻了一番。
   “单是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咱就能销售几万枝牡丹,效益比往常也提高了不少。”吕传德,这几年,春节期间要货的也很多,东北、新疆、山西的客户经常把电话打到家里来。
   市场在变,吕传德的绢花产品也在随市而变。
   老吕说,以前,他的绢花牡丹多是单掰、单层的。后来,就开发出了“千层牡丹”,一朵花是一层一层地组合的,一片一片地组合以后再安装,形象非常逼真,很受市场欢迎。
   小打小闹的家庭作坊已经不能满足老吕发展的雄心了。下一步、他还想再次扩大规模,大量地向外批发绢花。
  记者 武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