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富民周刊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3月31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鄄城农商银行

“家庭银行”助农迈向致富春天里

近日,记者来到鄄城县郑营镇西王尹村的扶贫车间,看到十几名工人正在赶制婴儿服装。工厂负责人李攀告诉记者:“这些衣服都是前几天刚接的订单,来这里工作的都是本村或者附近村里的妇女,工资按件发放。”
   说到自己的服装加工厂,李攀对鄄城农商银行郑营支行行长禹学超说,“真是太谢谢你们农商银行了,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原来,2013年起,李攀开始从事服装加工生意,但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很小,资金只够勉强维持日常的运转。去年7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谈了一笔大订单,但是客户对李攀的生产规模和运作模式并没有把握,订单也迟迟没有签下来。“当时真是急坏了,想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手里只有5万块钱,离急需的10万元资金还差一半。”李攀说道。
   情急之中,李攀想到了鄄城农商银行。“去年6月份,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曾经来过我家调研,询问过我的基本信息和资金需求,并告诉我,如果需要资金,可以给工作人员打电话。”李攀说道。
   接到李攀的电话后,郑营支行行长禹学超立即带领客户经理来到李攀家。禹学超告诉记者,“前期的客户调研工作中,农商银行对李攀的信用状况、经营情况、市场前景等信息进行了详细记录,但是当时李攀暂时没有资金需求,在具体分析了他的情况后,我们给李攀设计了‘家庭银行’商业模式,贷款不需找外人担保,只要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做担保,就可轻松办理贷款。”
   之后,李攀找到了做回收旧手机生意的弟弟,由弟弟为他提供担保,郑营支行立即与李攀和其弟弟签订了相关合同。第二天,郑营支行的工作人员就通知李攀到柜台上去办理贷款。到了营业厅不足半小时,10万元贷款资金就进了李攀的账户。
   此后,李攀的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鄄城农商银行还为李攀及其家人推荐了网银、手机银行等业务,小额转账可以自己在家操作,省去了跑银行的时间,而且转账免手续费,实时到账,方便快捷。随着合作的深入,李攀现在成了鄄城农商银行的“铁粉”。听说农商银行又搭建起了“智e购”商城,可以像在淘宝上一样卖东西,他跃跃欲试,目前正提交材料,准备在网络销售方面大展身手。
   据悉,自年初开展“春天行动”以来,鄄城农商银行紧跟省联社工作部署,在“早”字上下功夫,在“快”字上求质量,在“实”字上做文章,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资金组织,为贷款支持“三农”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为扩大影响力,鄄城农商银行利用多种媒介加强宣传力度。由各支行在营业网点、集市滚动播放,将鄄城农商银行的各项金融产品广而告之;印制10万余份宣传单,深入村庄、社区、企业、集市、学校、农户家中,进行无缝隙、无盲区、全面撒网式宣传,使鄄城农商银行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制作宣传条幅、宣传标语,在各行政村显要位置悬挂张贴;精心布置营业厅,营造温馨氛围,吸引客户前来办理业务;利用宣传条幅、LED屏、利率屏等媒介,加强在网点的宣传。
   “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专业团队,在全县17个乡镇及城区人口密集场所,举办周年庆文艺轮回演出。演出期间,通过散发宣传页、互动、金融知识问答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金融知识宣传氛围,进一步增强了鄄城农商银行的知名度,目前已演出了近20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鄄城农商银行行长居春林介绍道。
   “今年以来,鄄城农商银行各支行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存款客户回馈等活动,通过让利于民,增强客户粘性。同时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忠诚度,如箕山支行、什集支行上门为瘫痪老人办理老年补贴取款手续,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鄄城农商银行董事长杜万国表示。
  文/图 记者 杨 飞 通讯员 韦安然 刘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