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财经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4月26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6]

他,让“菏泽制造”走出国门

去年7月,一套高铁智能系统冶金刹车片走出中国海关,运用到巴基斯坦国家铁路。随后,更多国家发来订单。这是菏泽本地企业德通新材料掌门人黄启伟抱团打造的高铁刹车片。小小的刹车片,成就了黄启伟的梦想,也让菏泽企业的高端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高铁刹车片菏泽制造
   日前,在市高新区延安路西侧山东德通新材料科技园区内,记者如约与黄启伟见面。他正在德通科技的主车间内与主管们商量下一步如何新上生产线的问题。
   “我们的主打产品是高铁刹车片。”温文尔雅的黄启伟热情地说,“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刹车片,生产工艺却绝对一流。去年7月,由我们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共20000对高铁刹车片成功出口到巴基斯坦,之后又陆续接到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和丹麦等国家的大批订单,为咱们国家创了不少外汇。”
   记者看到,这里全是自动化流水线,不少设备在国内外都是一流的。如此大的车间,不到30个人就能完全驾驭管理。
   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年底开始筹建,该企业在菏泽诞生才仅仅四年。
  坎坷创业路
   1990年前后,20出头的黄启伟高中毕业后进入菏泽毛纺厂工作。不久,企业由于多种因素,新上市产品始终打不开销路,企业濒临破产。
   发不下工资,走人。靠着灵活的头脑,黄启伟开始介入菏泽客运交通,下海后的他开始买车、承包线路。靠着诚实本分,其承包的线路日渐看好,除去上交承包金外,三年多来,黄启伟和家人积累了十几万元的资金,收获了第一桶金,且大大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承包期结束,线路被收走。黄启伟的工作关系转至交通集团,每月仅有三四百元的工资。就这样下去吗?黄启伟不甘心,毕竟自己还很年轻。未来的路在哪里?他苦思冥想着。
  借助外力成就企业家梦想
   黄启伟后又尝试过多个行当,但都没有一个好的归宿。在北京期间,哥哥黄启镇给了弟弟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黄启镇曾经在国家机械部做行业负责人,下海后创办了一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企业。 “你们搞研发,我可以做具体项目,借助你们的技术,咱们可以做得更大。”
   表明自己的想法后,哥哥很是支持,并要求弟弟一定回家乡创业。考虑到菏泽独具的交通区位优势,权衡再三,黄启伟最终将企业落户到菏泽高新区园区内。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车间建成,设备进入调试阶段。黄启伟清晰地记得,2016年5月17日,第一批新产品问世,他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当场实验得出数据,他马不停蹄地赶赴北京铁路总公司指定实验室再次进行实验。当看到实验参数值远高于其他类似产品时,黄启峰和在场的技术人员差点流出眼泪,“比我们想像得还要好!”
   企业最终在国内同行业中胜出,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通过欧盟UIC认证 (欧洲铁路联盟)的产品。激动不已的德通公司员工积极性高涨,20000对刹车片很快生产出来,并成功装载,由海关运往巴基斯坦。
   在柏林高速列车自动系统专业展会上,德国铁路专家克诺尔为他们颁发证书,并翘起大拇指表示赞叹,“德通公司是中国的一批黑马”!
   面对未来,黄启伟决心驰骋于高铁市场,打造国际一流的高铁配套企业。                              记者 周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