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新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2月20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菏泽市社科联 荣海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我党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当今的社会局势和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给出的中国答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党首次正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此后,经过不断丰富完善,并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蕴含。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成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独特的中国智慧。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探索人类发展史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古代,儒家就有天下为家的说法,虽然这种说法当时是从反对私欲方面来讲的,但也说明人类的发展一直就是不相分离的,“命运与共、唇齿相依”,是命运的共同体。所以有志之士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墨家有“尚同”、“兼爱”的思想等,都集中在命运的共同体上。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再次向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回答了整个人类发展目标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史一定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制度的发展史,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当前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人类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与日俱增,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共赢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回答了人类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否则生产力将遭到极大的破坏,这是已经被历史证明的规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内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调整不适宜的生产关系;在国际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着眼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通过动能转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举措,布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场合提出中国倡议、推出中国方案,以实际行动承担着国际责任和义务,彰显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命题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时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矛盾原理,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发展贯穿人类历史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论断。作为一个个主权国家,每个国家的发展是世界所有国家发展的条件,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矛盾联合体。离则失,合则赢。这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人类生活发展的空间迈出了地球,在面对更广阔的宇宙未来时,人类自然就成为了一个命运体,需要合作应对。
   学习十九大报告,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我们每个人都应以天下为公,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工作,为菏泽的发展,为中国的富强,为世界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