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民生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6月13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8]

耄耋夫妇的幸福生活

6月8日,记者在定陶区仿山镇马王庄行政村采访王学文老人,他和老伴姜桂梅用微笑的面庞、朴实的话语、忙碌的身影、温馨的举止,真诚诠释出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这些看似简单而又平凡举动,几十年来一直感染和影响着周边许多人……
  相濡以沫六十载
   初见王学文,精神矍铄,温馨可人,要是不问谁也想不到他是八十高龄的耄耋老人。站在身边给他用毛巾擦汗递水的老太太就是王学文的老伴姜桂梅,今年八十二岁,始终笑容可掬,见到陌生人显得有点羞涩,边热情待客,边用手忙不迭地整理衣衫。
   “俺跟学文是邻居,也是一年的人,他为人厚道,办事实在,脾气好,和桂梅结婚六十多年,从来没红过脸、拌过嘴。别管哪家有事找他帮忙,他都是热心相助。”在王学文家串门的苏爱香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俺老伴自从嫁到俺家,也没享过几天福,过去家里都不富裕,有点好吃的总是先给父母送去,剩下的让我和孩子们吃,说我出力大,孩子们长身体,自己一点也不舍得吃。我在村里问事三十多年,顾不上家,忙里忙外都是她,从没埋怨过,现在觉得欠她太多了。”王学文老人说。
   “男打外女打内,这是老歌子,和和气气,商商量量把日子过好,把老人伺候好,让孩子们个个有出息,比啥都强。”姜桂梅老人笑眯眯地搭讪着,显得很满足、很自豪。
  接力相伴现真情
   说起王学文夫妇,最让人敬仰和点赞的是一件默默无闻照顾烈士家属六十一年的感人故事。
   王学文的二叔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曹县战役中牺牲的,当时伤心过度的二婶精神失常,改嫁他乡,撇下年仅三岁的堂弟王学项,被憨厚善良的王学文父母收养,从此,王学文就多了个“亲弟弟”。
   王学项从小体弱多病,五岁时患了严重的骨结核,由于当时农村医疗条件落后,又没钱医治,继而转化成淋巴结核,尽管王学文父亲天天采集草药熬服,但最终还是落下个终身残疾。
   1958年,刚结婚的王学文就和妻子商量着把残疾的堂弟照料过来,减轻父母的压力。1971年,听说菏泽医院来了个好医生,王学文夫妇毅然决定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才把王学项的骨结核病治愈。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王学项的骨胳已经严重变型,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
   王学文夫妇虽然也有五个孩子需要教育和抚养,但他们一刻没有放弃过对王学项的关爱和陪护,六十年如一日,甘苦与共,风雨同舟。吃喝拉撒、缝补替换、煎药敷疗,事事细微。
   2008年,年逾古稀的王学文也患上心肌梗塞,经常打针吃药,孩子们也都为生计在外忙碌,他感觉照顾堂弟有点力不从心,就和村干部联系镇敬老院,可是王学项从小性格孤僻,说什么也不在敬老院生活。为了不让堂弟伤心,不久就把他重新接回家来。
   2014年冬天,王学项不小心突然摔倒在院子里,就再也没有起来。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王学文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经常让老伴变着法子做堂弟爱吃的饭菜,不管刮风下雨,他和老伴交替照顾王学项的生活起居,换洗衣服、端屎刮尿、理发剃须,就这样一晃又是四年。
   “学项他脾气不好,不爱喝稀饭,爱吃菜、不吃淡,学文他两口子从来没烦过,总是乐呵呵地对待他。几个孩子每逢回来都给他二叔捎好吃的,比照顾自己的爹娘都上心。”邻居王爱巧说。
  老有所乐度终生
   “王学文热爱戏曲,喜爱书法,酷爱乐器,一有文化活动他就会积极参加,是我们镇年龄最大的文艺志愿者。”仿山镇文化站辅导员邵长运说。
   在王学文的带领下,马王庄行政村组建了三支秧歌队、两支舞蹈队、一个戏曲班,队员由原来的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八十多人。
   王学文7岁时,被一位拉坠子老艺人的弦音吸引着迷;10岁时,开始揣摩手工制造二胡;15岁那年,他拜定陶豫剧团苏德茂老师学二胡;18岁又跟着袁绍亭老师学习琴书。近几年,仿山镇文化生活日益纷呈,他主动参加村级秧歌队、竹马团和仿山镇文化宣传队,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我都八十岁人啦,可是心态还跟年轻人一样,整天跟着宣传队吹拉弹唱的,过得很有滋味。摊上这样的好时代,俺和老伴都觉得生活得很幸福。”王学文高兴得合不拢嘴。
  文/图 通讯员 刘玉江 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