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富民周刊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9月14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6]
东明农商银行:

不忘服务三农初心 履行乡村振兴责任

作为扎根“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本土银行,今年以来,东明农商银行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强化“三农”服务决策部署,将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商行安身立命和转型升级的总抓手,深入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助力辖区经济发展。
   同时,东明农商银行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作为使命,着力提高普惠金融供给质量,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全面服务好乡村振兴大业。截至8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0.92亿元,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506户8630万元,共帮扶和带动1623户贫困户增收脱贫,东明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担当起服务“三农”金融主力军的重任。
  
  健全机制 有效保障信贷扶持乡村振兴有序开展
   近日,记者来到东明县城郊的刘墙村,城关支行的工作人员正在村里开展走访,“刘墙村是我们支行辖区的样板村,村里以种植大棚瓜菜为主,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发展模式。眼下部分蔬菜到了撒种的时节,今天我们到村里来,来看看客户大棚的生产情况,了解一下他们是否有金融需求。”东明农商银行城关支行行长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全面做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以来,东明农商银行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部室负责人及支行行长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实施小组,设立工作办公室,配齐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传达、对接扶贫贷款的统计、督导、调度工作。
   同时,东明农商银行健全联合推进机制,主动对接辖区政府,与县政府签订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书》,全面畅通了沟通渠道。组织辖内支行与县扶贫办、乡镇政府,定期召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督导调研支农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馈、处理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保障了支农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支农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东明农商银行健全督导考核机制,该行将金融支农工作纳入各支行绩效考核,相继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金融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导向和任务目标,金融支农工作完成情况与薪酬挂钩。完善了客户经理尽职免责制度,明确小额支农贷款的容忍度和尽职免责条件,切实为客户经理卸下思想包袱,打消“惧贷惜贷”心理,“轻装”前行,增强支农贷款投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贷款的投放进度。
   “班子带领各部室定期下乡调研,实施‘三对接’:对接乡镇政府、对接村两委、对接农户。走到田间地头,考察当地特色产业项目,掌握一线情况,督导、调度支行支农工作进度。”东明农商银行纪委书记(主持工作)汪磊说。
  
  多措并举 扎实推动惠农政策落在实处
   一走进东明县刘楼镇东程楼村,一幅幅精美的外墙壁画就让人应接不暇,“东明农商银行金融服务基地”的牌子在村头竖立,非常醒目。虽然已经初秋,但村内路边的大棚里,网纹甜瓜青秆绿叶,有的已开出小黄花,一派生机盎然。“这个品种的甜瓜看起来长得很像哈密瓜,甜度高,两个月左右就能上市了吧。北边的两个棚正在撒油菜,管理得好,今年的收成应该不错。多亏咱农商银行给我办的贷款,效率很高,完全没耽误今年播种买苗。”村民程大哥笑呵呵地说。
   “刘楼镇种植大棚瓜菜的农户很多,到了这个季节,有的急需贷款。我们简化办贷流程,缩短办结时限。总行制定专门的支农贷款管理办法,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缩短贷款流程,5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支行权限内,我们支行自主发放,设立扶贫信贷专柜,优先办理扶贫贷款,将整个贷款流程控制在3天内办结。”东明农商银行刘楼支行行长告诉记者。
   同时,执行优惠利率,降低资金成本。尤其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对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利率优惠,降低扶贫贷款资金使用成本,提升金融支农惠农质效。
   围绕“让贷款像存取款一样方便”的目标,东明农商银行成立贷款受理中心,定向派单,限时办结,简化贷款申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实现了贷款方式由“自下而上”申请到“自上而下”主动对接的转变,有效解决了企业及个体户“贷款难”问题。同时贷款受理中心和流程银行协调运行,实现贷款办理全部通过贷款受理中心统一受理、派单、监控的流程化管理,引导办贷模式向“小、快、灵”方式转变。截至8月底,贷款受理中心已累计受理贷款8532笔、11.11亿元;发放4466笔、4.60亿元。
   此外,东明农商银行还创新信贷产品,加大支农力度。围绕带动扶贫的经营主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特点和融资需求,以“家庭银行”为依托,相继推出了“致富贷”“创业贷”“鲁青基准贷”“菏青基准贷”“芝麻家庭贷”“小白家庭贷”等一系列面向扶贫的信贷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融资需求,变“输血”为“造血”,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精准结合 切实推进金融扶贫取得新成效
   记者来到东明县三春集镇徐寨村时,养殖户徐大哥正在养殖场里忙活着。“养殖场是去年建的,现在存栏200头,从建厂时咱们农商银行就一直在给我资金支持。说起来,我以前对银行贷款根本就不咋了解,还是听了一次咱们农商银行的金融讲堂才决定贷款的。”徐大哥说。
   为全面普及金融知识,东明农商银行组织辖区31家支行每周举行一到两次“金融知识大讲堂”,在村庄、社区宣传扶贫政策、贷款流程、贷款方式等,普及个人征信、反假币、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基础金融知识,提升农户对金融扶贫的认知度。截至目前,累计在935个村庄和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大讲堂”1403场次,惠及城乡居民7.26万人次,发放扶贫贷款明白纸5.7万余份,设立宣传牌80个。同时,与助农惠农服务点相结合,东明农商银行大力布设助农惠民服务点,培养组建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农金员队伍,共布设农金通、ATM、POS等金融机具1826台,实现了金融机具全覆盖。同时将服务点作为金融扶贫联络点,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及金融产品,收集客户需求信息,为精准走访对接奠定基础。
   为实现精准对接,东明农商银行与“双联双创”“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相结合成立了驻村工作组,下派工作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逐户建立贫困户档案,真正做到了一户一档。截至目前,该行“双联双创”工作组共进村走访22次,走访群众96户,反映梳理问题28条上报双联双创办公室,为群众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双联双创”工作组为解决对接村村民资金困难,帮助村民致富,为对接村授信18户、100余万元,现实际用款11户、60余万元,有效地为对接村解决了资金困难问题,支持村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对接“第一书记”,逐村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扶贫资金需求情况,及时给予扶贫贷款需求。
   根据各乡镇的重点产业项目,东明农商银行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对大棚蔬菜、富硒西瓜、板材加工、养殖等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支持力度,着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先后信贷支持纺织产业4153万元,板材加工875.6万元,大棚种植1035.5万元,养殖1642.3万元等共计百余个扶贫产业项目。如在大屯镇屈屯村,该行对自发蔬菜种植合作社发放贷款65万元,帮助其流转土地400亩,建设大棚37个,两年内将发展大棚100个,建成大型有机蔬菜批发市场,通过网上销售,打入全国蔬菜市场。
   此外,东明农商银行还与各级政府汇报沟通,做实黄河滩区迁建金融服务工作,成立滩区迁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滩区驻地支行行长、各小组成员召开迁建业务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驻地支行行长做好对接服务工作。一方面,全面对接滩区居民,推行居民安家贷产品,精准对接农户改善居住环境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已发放241户941万元。另一方面,全力支持辖区黄河滩区产业发展。如在东明县长兴集乡,紧密围绕该乡镇发展“平菇种植”特色产业,重点发挥信贷资金“以点带面”辐射作用,先后向长兴集乡找营村平凡人家专业合作社平菇种植示范园及周边投入信贷资金272万元,支持建设了85个食用菌大棚,年产值达330万元,净利润约83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濮阳、青岛、济南等地区。在该基地的带动下,截至目前全乡涉及食用菌栽培村庄达20个,食用菌大棚800余座,安置贫困劳动力近2000人。
   “下一步,东明农商银行要把握乡村振兴机会,倾力服务县域经济,紧跟决策部署,深耕三农金融服务,争做惠农、支农、强农的带头行、示范行。”汪磊表示。
  文/图 记者 杨飞 通讯员 单燕祥 刘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