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头版

下一版>

日期:[2018年11月1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1]

抢抓机遇 突破可期

——二论贯彻落实全市突破菏泽动员大会精神
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菏泽发展,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给予大力支持。从1998年 “东西结合、支持菏泽”到2004年突破菏泽,从2010年“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到2013年将菏泽纳入 “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都对菏泽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新一届省委、省政府对菏泽发展高度关注、非常关心支持,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突破菏泽、鲁西崛起的若干意见》,赋予我市200多项优惠政策措施,含金量非常高。这些政策支持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必将对我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机遇面前,我们靠什么抓紧抓牢?换言之,我们拥有了突破的哪些要件?坦率地说,最近几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自我加压、埋头苦干,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突破菏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产业发展势头猛。近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不放松,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快速膨胀,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今年,我们按照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要求,调整确立了重点发展的“七大主导产业”,产业集群优势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步长制药、睿鹰制药、华信制药、赛托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8家,恒力石墨烯、宝沃动力电池、德通新材料等一大批优质项目陆续投产达效。电子商务裂变式发展,实现了由“前店后厂”到电商产业园区,到电商创业创新平台,再到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不断“蝶变”,交易额连续四年增幅超过50%,今年1至 10月份达到 2400亿元、增长52.8%;淘宝村、淘宝镇发展到267个、35个,数量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前三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2位。
   基础设施进步快。基础设施落后曾是我市发展的最大短板。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基础突破”工程,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布局实施,短板正逐渐补齐。牡丹机场预计2019年建成试通航;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开始土地征收,雄商高铁可研报告正在编审,菏徐城际铁路山东段纳入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高速公路已通车5条,3条正在建设,2条列入规划,2020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500公里;规划的3条航道,1条通航、1条在建、1条加快推进。项目全部投用后,我市的交通条件将发生质的飞跃,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将越来越突出。
   城市面貌变化大。2015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龙头新型城镇化,累计完成棚改39.6万户,近150万群众乔迁新居,新建城市道路129条,打通断头路116条,今年新修道路全部铺设雨污分流管网;引进了一批国内一流房地产开发企业,提升了城市建筑品位。丹阳立交桥、图书馆、火车站升级改造等一大批市区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市民文化中心、环堤公园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城市的发展格局、整体形象、功能完善程度正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干部群众状态好。近年来,随着发展水平提高和综合实力增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大幅提升,城乡低保、最低工资、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明显提高。我市有越来越多的单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创出了经验,菏泽的对外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外就业创业的菏泽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过去菏泽人出门矮三分的自卑感不复存在,大家对菏泽的未来越来越有信心。特别是经过多年来的顽强拼搏,我们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勇于攻坚、善打硬仗的领导干部,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市上下聚精会神干事业、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机遇千载难逢,稍纵即逝。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倍加珍惜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这一难得重大历史机遇,用心研究,认真落实,全力以赴补短板、塑优势、提质效、增潜能,把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厚爱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如期实现突破菏泽目标,早日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后来居上”殷切期望变成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