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日牡丹区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1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情系百姓 筑梦李村

——记省审计厅驻牡丹区李村镇“第一书记”工作队
在牡丹区李村镇朱庄行政村秦庄自然村,昔日堆放砖头瓦块的村头荒,如今是凉亭典雅,长廊蜿蜒,绿植葱翠,数个孩子在这里的玩具城堡中快乐玩耍,呈现出一幅美丽温馨的画面。这个 “村头荒”变身“小公园”,得益于山东省审计厅驻牡丹区李村镇朱庄村的“第一书记”夏鹏。
   2017年2月,省审计厅派出以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处副处长夏鹏为队长,阎福龙、闫毅、牛振、任庆明为队员的“第一书记”工作队来到李村镇,他们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勤恳工作,甘于奉献,让群众迈入致富快车道,村庄实现了华丽蝶变。
  知民情,夯实发展根基
   按照组织分工,夏鹏、阎福龙、闫毅、牛振、任庆明分别担任朱庄村、宋楼村、东李庄、安庄村和梨园村的“第一书记”。如何让这些村庄和群众尽快富起来,是摆在“第一书记”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在深入走访群众和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从提振党员群众的发展信心和培植产业激活贫困村的造血功能入手,拔穷根、富民众。”夏鹏说。
   作为生活在都市济南的80后干部牛振,和村里的父老乡亲打交道感觉特别亲切。她认真细致地走访一家一户,很快就熟悉了村民,理清了思路,而突发的一件事却让她有点“委屈”。“有一次牛书记在走访群众时,刚走到一户家门口,突然从里面窜出一条狗,一下子就咬上了她的腿,当时牛书记是疼得眼含泪花,我看到她裤子上有了血迹。”李村镇包村干部李保伟说,在为村里修路时,牛振骑着三轮车测量数据,谁知由于雨后道路泥泞,三轮车突然侧翻,将她压倒在泥水里,不仅让牛振满身泥污,腿部还再次受了伤。“对于这些委屈,牛书记毫无怨言,她尽心尽力为村里和群众做好了每一件事。”李保伟说。
   去年以来,这五名“第一书记”在建设村庄的道路上下足了功夫,他们不仅自己多方筹集资金,还带领村两委班子一起加班加点规划道路、做好清障,经过艰辛努力,累计修筑公路29公里。“多亏了这些省里下来的‘第一书记’,这路修好了,出门真是顺畅啊。”村民王建高兴地说,村民每次遇见这些“第一书记”,都比碰见亲戚还高兴。
   “这下好了,闫书记给我们村建设了健康中心,还可以和省城医院的专家对话呢!”东李庄群众刘大娘说的闫书记,是省派“第一书记”闫毅。闫毅经过积极协调,帮村里建起了健康中心,并会同省科学院配备了智能云健康检测仪,为村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数据直接连到省城对口医院,医生可远程遥控诊断,让村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早预防”。
   “要想富,先修路,现在我们是路路通顺,大家致富的干劲可大了。”东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孟刚说,“健康中心的建立保障了群众的身心健康,更加夯实了我们发展的身体本钱。”
  重民生,打造美丽乡村
   在梨园村群众服务中心的楼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个红色大字在冬日暖阳下愈加熠熠生辉。服务中心前面是新修建的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健身器材、宣传文化栏等设施一应俱全,村里新安装的篱笆栏简洁美观,道路两旁是今年栽植的绿化树木,屋墙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等宣传壁画,一幅幅美丽的街景让人驻足留恋。
   “我们梨园村的变化,是任庆明书记辛辛苦苦换来的。”村民张卫民说,“在栽树木的时候,任书记将每一条街道都画上图,栽什么树、多远栽一棵都标记得清清楚楚。”据该村干部王月进介绍,任庆明经常是6点多就开始到村里工作,下午三四点才骑着电动车回镇上吃午饭,从不在村里吃饭。“每逢雨天,他总是到贫困村民家里看看房屋、到庄稼地里看看积水。”村民张卫民说,“任书记这种工作认真劲儿让我们群众都很感动。”
   “‘第一书记’们时时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总是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想方设法节省每一分钱,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李村镇党委书记贾欣国说,一年多来,省审计厅驻村“第一书记”为朱庄村新建了幼儿园,改扩建了安庄幼儿园,为安庄和东李庄各新建了1座小学综合楼,为朱庄小学新建了操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生事业再上台阶。
   据李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化军介绍,夏鹏这些“第一书记”们更是心系群众冷暖,情献困难村民。今年8月8日,省审计厅宣教中心党支部在李村镇开展了 “爱心圆梦·助学励志”帮扶活动,为李村镇的15名贫困大学生每人发放了1000元助学金,还给这五个村里下肢重度残疾的15名群众送来了“爱心轮椅”。“他们还为五个村委会购置了20台电脑,提升了村里的办公条件。”王化军说。
  谋长远,培育富民产业
   宋楼村的群众一提起 “第一书记”阎福龙,无不竖指称赞,“谢谢,真是太感谢了。”这是朴实村民心中的至高赞誉。“夏天修路时,阎书记是天天汗水湿透衣服。”宋楼村党支部书记宋孟云说,“为了节省资金,在购买每一样材料时,阎书记总是一次次和卖家还价,力求最低价格,节省了资金为村里办更多的事情。”
   “致富奔小康,关键靠产业,有了产业基础,村民才有长效保障,才有稳定收入。”据夏鹏介绍,37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成功落地,新建的500亩高效农业大棚吸引潍坊一家龙头企业入驻,仅土地流转每年就给村集体增加40万左右的收入。
   据贾欣国介绍,这五名“第一书记”经深入调研后,整合五个村的产业扶贫资金建设了4000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租赁给琪源服装加工企业,拓宽了村集体收入来源。“我就在家门口的车间里做缝纫工,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安庄村民贺艳玲说。据琪源企业负责人王雪剑介绍,像贺艳玲一样常年在车间务工的当地群众有150人左右,人均月收入3000元上下。
   “夏鹏书记给村里带来了希望,以前村里没钱啥事也干不了,现在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干部的战斗力是越来越强,俺们和群众都是越干越有劲啊!”说到村里的变化,朱庄村党支部书记秦华堂笑得乐开了花。村子美了,村民富了,在外务工的群众开始回乡创业,千亩郁金香园、生态采摘园等已开园纳客,正集聚起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夏鹏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 “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闫毅被评选为牡丹区第五届“四德模范”;夏鹏、阎福龙、闫毅、牛振、任庆明五名同志在省委组织部2017年度考核中均获“优秀”等次……这些荣誉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
   通讯员 郜玉华 刘电清 林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