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今日牡丹区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1月28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3]

弹指四十年 小村换新颜

“以前王桥村只有一条街,街道两旁是一些破旧的土屋,所谓的街道就是沙土路,一到雨雪天街道上都是泥水坑,夜晚街上没有路灯,没什么要紧事大家都不会出门。”牡丹区皇镇街道办事处王桥村69岁的王本海说起40年前的王桥村,十分感慨。
   “现在好多群众都搬进了楼房,买了小汽车。”王本海说,村民也安装了有线电视和宽带,利用互联网卖牡丹芍药,日子是越过越甜蜜。“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村的人均收入从当初的30元增加到现在的11000余元,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全村光小汽车就有130多辆了。”60岁的老支书王本爱讲述着王桥村的岁月变迁。
   皇镇街道办事处王桥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低,没有致富门路。村党支部书记王本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走南闯北,积极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他后来确定种植牡丹、芍药,先自己带头种,有效益了再带动其他贫困户。为了将牡丹、芍药卖出去,他跑遍了山东、河南、安徽所有的地级市。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本爱的努力下,牡丹、芍药的销量逐渐上升。有了稳定的收益后,王本爱不忘初衷,开始琢磨带领村里的群众发家致富。2012年,王本爱注册了公司,组织本村剩余劳动力发展牡丹、芍药种植。种植规模扩大后,王本爱又开始在扩大销路上动脑筋。2015年,王本爱接触电子商务,敏锐地嗅到了“商机”。经过考察论证,最后确定了“电商+牡丹产业+贫困户”的发展思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牡丹。目前,全村130多家群众从事电商销售,去年网络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专业村。
   “如今,我们村种植牡丹、芍药500多亩,在外流转土地发展牡丹、芍药种植基地近万亩,组建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20家,牡丹、芍药销售公司10家。”王本爱自豪地说,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村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宽广整洁的文化广场上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老百姓的口袋富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条件更加完善了。
  记者 李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