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日报20190325期 第A4版:民生

第A4版:民生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3月25日] -- 菏泽日报 -- 版次:[A4]

用镜头诉说故事

——记菏泽首届“牡丹文艺奖”获得者杨科
十年前,他拿起单反,为风光摄影跑遍全国各地;进入市摄协后,他办活动、搞展览、抓培训,让摄协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他带领市摄协200多名摄影骨干,深入到我市11个县区,走遍上百个村镇,以数万幅图片真实再现了扶贫干部扎根基层、扶危济困的为民情怀及贫困群众自强不息、勇于改变的进取精神。在鲁西南黄河滩区乡村迁建村台工地、扶贫车间、贫困户家中、贫困孤寡老人周转房……他用镜头说话,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脱贫故事,他就是我市文艺界最高奖的首届“牡丹文艺奖”获奖者——杨科。
   杨科,现年56岁,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大学时开始接触摄影、喜欢摄影。参加工作后,他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的时间,坚持业余从事摄影创作,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著作权委员会菏泽市首席代表、山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菏泽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2009年,杨科拿起人生中的第一台单反相机后,开始真正介入摄影。因对风光照情有独钟,太行山他去了几十次,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仅用了三年时间,这位优秀的摄影爱好者便一跃成为主持摄协工作的当家人——市摄协副主席。他组织协会会员到村镇、到社区、到名川大山去采风创作,举办《全民健身摄影展》《菏泽市特色电商摄影展》《菏泽牡丹摄影展》等各种展览,参与了大量的摄影比赛,如今的会员队伍已由200多人发展到800多人。为促进摄影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他邀请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谷永威,国内著名摄影家潘永强、鲁少河等来我市进行专题讲座,调动了会员们的积极性。
   2017年,山东省扶贫办、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山东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了“我眼中的脱贫攻坚”影像档案征集活动,为了完成这次拍摄,杨科组织市摄协200多名摄影骨干奔赴全市各县区,深入到扶贫大棚、扶贫车间、贫困户家中……用一个个镜头真实记录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来的新变化、新风貌。当记者问到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不遗余力地俯身基层拍摄脱贫攻坚时,杨科动情地说:“我觉得菏泽摄影人应该有悲悯情怀,其实很多照片都是流着泪拍完的,脱贫攻坚的拍摄让我意识到原来菏泽还有这么多深度贫困的人群,一线的扶贫干部让我感动,他们工作压力很大,很敬业。2017年我们拍了贫困户,2018年拍了扶贫干部,它使我感觉到相机的价值在升华,我的作品在升华。”
   从喜欢到外地拍风光的业余爱好者,到踏踏实实坚守菏泽,记录菏泽变化的市摄协副主席;从只拍单幅作品来表现一件事、一个人,到用组图来讲述菏泽老百姓的故事。2017年,杨科完成了从风光摄影到人文纪实摄影的华丽转身,从而带动了整个协会队伍开拍图片故事、关注脱贫攻坚、关注菏泽的变化。杨科说:“过去菏泽人拍人文都是单幅,拍完就走,现在要到其家庭去,要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以及故事的主人和社会的关系,现在整个摄影人的思路已经变了,这个改变对菏泽摄影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7年,杨科的摄影作品《扶贫大棚让许文学的生活翻开新的一页》在“我眼中的脱贫攻坚”影像档案征集活动中荣获摄影类优秀奖。
   2017年4月,菏泽市扶贫办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菏泽分公司和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菏泽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财政出资和保险公司捐赠的方式为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2016年底新识别纳入的贫困人口购买了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得知这一情况后,杨科跑遍各县区,历时一个多月制作了巨幅摄影作品——《保险助力脱贫攻坚》。它将我市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助力3143位贫困人口的情况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真实直观地反映出了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起到的巨大作用。
   2017年,《保险助力脱贫攻坚》这幅作品在“我眼中的脱贫攻坚”影像档案征集活动中获得山东省一等奖,山东省脱贫攻坚画册的封面也是它,已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影像档案。2018年,这幅作品又获得我市文艺界最高奖——首届“牡丹文艺奖”。
   当问及摄影对人生的影响时,杨科说:“摄影让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友谊,通过摄影我更深入地接触了社会,走进了基层老百姓,通过镜头我看到了菏泽农村以及城市的变化,我希望更多的摄影人能够拿起相机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去,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火热的生活。” 记者 常鲁燕